本报记者 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2023年年初,我国汽车行业开启了降价浪潮,大部分车企都加入到了其中。有的直接降价,有的降低新款车型价格,有的采取终端优惠形势,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在“价格战”中获取市场份额。如今,2023年已经过去一大半,车企的降价浪潮依旧没有退去,反而越来越大。
多品牌跟进降价
7月10日,凯迪拉克宣布对旗下纯电车型LYRIQ锐歌进行价格与权益的调整。具体而言,锐歌的配置将简化为3个版本,定价相较之前全线调低6万。也就是说,原本起售价40多万的锐歌现在起步价已经到了36.17万元。此外,官方还推出了支付定金优惠2万元以及安装充电桩活动,使得锐歌的综合优惠达到了8万元以上。
就在凯迪拉克宣布降价的不久前,一汽-大众宣布,为庆祝集团成立70周年,旗下的ID.家族系列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活动,最高优惠8.7万元。随后上汽-大众也宣布旗下ID.3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目前起售价12.59万元。
特斯拉则采用了比较隐晦的降价方式,将引荐奖励提高,通过老用户引荐购买Model3/Y的消费者可获得3500元的奖励,抵扣车辆尾款,并享受90天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免费试用。
此外,极氪、吉利、小鹏、极狐等多个新能源品牌也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车型价格进行了下调。
燃油车方面,7月1日,2023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正式上市,售价为8.99—14.19万元。其中1.5L的入门版本售价为8.99万元,相比老款版本的起步价下降了2.6万元。2.0L版本则相比老款下降了3万元。7月11日,上汽-大众针对旗下途昂家族推出限时优惠政策,购买途昂家族任意一款车型均可享受至高6万元综合优惠,购途昂X还可以终身免费基础保养服务包。
“目前来看,大众、特斯拉等车企的促销是完全正常的事情,价格方面该降就降,该涨就涨,完全是企业自主的市场化行为,可以根据自身的策略去决定,目前来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那么,降价后的效果怎样?
一位蔚来销售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从价格调整后,前来看车订车的消费者多了不少,整体销售量也得到了大幅回升。”据了解,在今年6月份,蔚来宣布全系车型价格下调3万元,同时对车主权益进行了调整。
一汽-大众经销商则表示:“目前还没有获得大量订单,咨询和进店客户也与往常相差无几,可能是宣布降价时间较短,有的消费者还不知道。”
价格战或将持续
从今年的整体走势,以及车企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可以看出,价格战很可能会贯穿整个2023年甚至更久。
“其实这是燃油汽车促销的惯常手段,一般到了夏季价格都会比较低,以此来应对购买力相对比较弱的销售淡季,拉动消费需求。当然,现在新能源汽车也开始采取类似的措施。”崔东树表示。在他看来,降价行为或许会成为车企今年主要的促销方式,通过价格调整来调节市场需求。
正如崔东树所言,降价是短期推动销量最有效的手段。在如今的汽车市场当中,同级别车辆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想要吸引消费者购买也只有从价格入手。例如,今年1月份特斯拉调整价格,Model 3以中高端车型的配置进入了到了普通家用车市场,这也使其销量激增。而对于那些明面没有降价的车企,实际上终端也放出了不小的优惠。毕竟经销商也担心库存积压,宁愿降价出售也不愿意存放在手里。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在汽车市场竞争下,车企或许不想参与价格战,但更不想在竞争中被遗忘。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进入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建厂房和资产投资等。一旦销量减少,整个生产线可能不得不停产,员工可能会被迫放假,这会导致员工队伍的不稳定。此外,如果订单量太少,相关商家可能不愿与其签订新的合同。这也可能导致汽车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生产系统崩溃。同时,如果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某品牌的车辆,消费者也不太可能再购买该品牌的车,从而无法产生新的销量。
此外,造车新势力也面临着老牌车企转型的压力,迫使其不得不采用降价的方式稳固市场。根据宝马集团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共在华交付了392580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同比增长3.7%。其中,BMW纯电动车型销量达44864辆,同比增长283%。虽然目前宝马的纯电车型销量远不及头部造车新势力,但老牌车企拥有深厚的底蕴,可以投入巨大的资金研发,保持技术的前瞻性,以此来收获市场份额。
这也说明,虽然在新能源时代合资车企起步较慢,但合资品牌并没有放弃中国这个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这场淘汰赛也将随着合资品牌崛起而逐步升级。
“汽车行业打价格战是必然的,这是检验车企是否会被淘汰的一种方法,也是市场发展的规律。”汽车分析师王坤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车企降价都是为了提升销量,这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用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车型,也可以淘汰掉底蕴不足的车企。
“价格战应该打,但也要合理地去打。对于国内的车企而言,想要打价格战,就要去对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王坤表示,“当前的汽车产品,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科技产品。促使用户购买的因素,除了出行便利,还有用户体验和科技感。因此,车企在调整价格的同时,也要通过研发创新去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给消费者带来好产品的同时,实现自身盈利。这是对消费者,也是对市场的尊重。”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