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佳 见习记者 王兆轩 北京报道
“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就连“不差钱”的银行也加入到直播带货中来,有的推销信用卡,有的推销贷款,还有的则以普及金融知识为主。据粗略统计,目前加入直播带“钱”大军的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等,共计10余家。
“321上链接,结果抢了一身‘债’。”在某股份制大行信用卡中心直播间评论区,一网友在留言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那么,当“不差钱”的银行也开始直播带货,“银行+直播”的模式是否合规?消费者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护?就在7月4日,相关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情况调研的通知》,就银行直播销售的开展次数、业务种类、制度建设、投诉纠纷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摸底。
银行+直播
近年来,随着银行线下获客成本的不断攀升,处于红利期的短视频平台,成为多家银行开始试水互联网营销的战场。
近日,记者了解到,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民营银行等共计10余家银行都加入到了直播带“钱”的大军中来。
“只要您年满20周岁以上,有稳定工作,可以点击我们下方小黄车1号链接,申请我行信用卡。”某股份行官方直播间主播介绍称。
7月12日,在某股份制大行抖音直播间,记者发现,在直播画面中,主播语速飞快的介绍申请该行信用卡的资质、流程及可获得的相关交通及吃喝玩乐方面的优惠权益,在页面的右下角弹出“点我办卡”的链接,点击进去可以看到直播间正在营销的9款信用卡,再点击“立即申请”即可进入办卡页面,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所在地区等信息即可申请。不知是否由于正值工作日中午,直播间的人气并不算很旺,页面显示整场直播不到20人在线,2000多点赞。
而同一时间段直播的还有一家国有大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
记者注意到,在这家国有大行名为“洛天依主题信用卡”的专场直播中,两位主播在历时3小时的直播中,反复介绍该行“洛天依新年版主题信用卡”的申请资质、流程及相关权益,推广相关手机银行App,并反复提醒直播间的观众“点击下方小风车”申请卡片。
与之类似的还有上述股份制银行的直播间。“喜欢点外卖的宝宝们注意了,给你们重点推荐一下我们的一号链接白金卡。境内境外都可使用,额度高、门槛低。”主播热情地介绍着手里展示的信用卡。记者注意到,该场直播点赞数超过了5.1万,同时有700多人在线。在评论区,网友们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大学生、博士询问是否可以办卡,有人问黑户是否可以办理,有人问征信不好可以办吗,也有不少人对主播的资质进行了质疑。但最终主播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就是鼓励大家尽快点击链接办卡。
在该银行直播间,记者注意到在其直播画面的下方写着“根据审核结果不同,额度不同”的字样。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对此指出,有的银行在直播间中所称的贷款最低利率及最高额度,更多是一种宣传噱头,根据银行的审批要求可能很多人并不能拿到最低的优惠价格。
除了销售信用卡外,“贷款”也成为商品被挂上了小黄车。例如江浙地区一家城商行就在“618活动”期间通过直播间销售“十天免息,新客最低年化利率3.6%,最高可借20万元”的贷款产品。
“点击下方链接申请并授信通过,就可参与抽奖海蓝之谜精粹水或iphone14手机一部。”该城商行主播在直播时不停地介绍着。
抖查查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里,该城商行“宁来花”共直播12场,累计观看人次22.5万,当前“宁来花”账号已拥有94.8万粉丝,开设了6个粉丝群。
本报记者了解到,一家网络民营银行也通过高频率的直播吸引到了超过390万的粉丝。
与上述银行直播卖“钱”不同,本报记者了解到,有的中小银行开启“聊天式”直播,不卖产品,主打线上答疑,鼓励大家点击关注并加入粉丝团;有的农商行、村镇银行则以宣传知识及获客为目标,直播间主要以存款、贷款、银行卡相关知识介绍为主。
“大家有任何关于银行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打到公屏上。”廊坊惠民银行主播在直播间表示。
“部分银行开展网络直播主要以品牌宣传、市场分析、知识投教等为主。当前直播间营销的占比不高,且有效客户转换率也不高,直播渠道更多的是起到引流获客的作用。”某股份行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当前开启网络直播的银行仍然属于少数,部分还未涉足直播的银行则表示“未来可能会有计划涉足这种新的形式”。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直播带货信用卡及贷款在合规的前提下是可以的,银行直播可以有效地推广金融产品,增加品牌曝光度,吸引潜在客户,通过直播的方式能够向观众直接介绍产品特点、优势及申请流程,提供实时的咨询及解答,从而促成更多的销售和业务成交。”
守住合规底线
直播间里销售的信用卡及贷款等金融产品是合规合法的吗?很多网友在直播间评论区留下了这样的疑问。
记者了解到,相关监管部门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情况调研的通知》(下称《通知》),调研7个方面的内容,涉及自2021年以来银行通过官方渠道开展直播销售的次数;通过直播销售业务种类(如开卡、个人贷款、理财等);直播平台名称;直播销售涉及的业务办理流程、客户资质审核等风险管理措施;投诉纠纷;是否有无资质主题开展直播;直播较传统模式的优势及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对于银行直播带货的关注热点在于主播的资质、产品适配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我们直播间的主播都是在银行工作多年的行员。”当记者询问某股份制银行主播资质时,主播向记者展示了工牌证实其为银行工作人员,并表示直播地点是在该行的总部大厦里。
2022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中明确,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财经金融、医疗卫生、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
而原银保监会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防范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示》中提到,金融直播营销存在包括“金融直播营销主体混乱,或隐藏诈骗风险”“直播营销行为存在销售误导风险”等风险,并提醒社会公众:应注意甄别金融直播营销广告主体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购买金融产品;认真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重要信息和风险等级,防范直播营销中可能隐藏的销售误导等风险;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投资、消费观念。
此外,2021年末央行等七部门曾联合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当前该正式文件尚未落地。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网络营销宣传内容应当与金融产品合同条款保持一致,包含产品名称、产品提供者和销售者名称、风险提示等关键信息,不得有重大遗漏。网络营销宣传内容应当准确、通俗。
据《2022抖音财经内容生态报告》显示,金融行业企业号数量较2021年同期增长35.5%,整体金融行业企业号去重粉丝数达1.1亿。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看到同业正反馈后开始进入抖音,与亿级用户开展沟通和连接。从金融细分行业来看,企业号数量最多的就是银行业,占比高达33.9%。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卢鼎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需要保证直播内容真实、准确,避免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其次,银行需要加强对主播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相关金融产品的知识水平,同时,银行应加强客户隐私保护,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确保直播过程中不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