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7/202307261852490a6UUrqlRn.jpg

下半年经济工作九大看点

连平 2023-7-26 22:22:29

连平/文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并从总体目标、宏观政策调控、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活跃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具体来看,有九大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理性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任务

会议首先明确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新困难挑战。一是国内需求不足,主要体现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加之前期经济结构积累的问题和疫情冲击后的疤痕效应持续作用,导致内需不足困扰宏观经济运行;二是企业经营困难,疫情三年下来,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表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民营企业有现金流断裂风险,企业家对未来信心普遍不足,导致民间投资增速快速下滑;三是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房地产销售不畅导致房地产企业债务压力增大,财政收入下降加大了地方债务偿还风险,房地产相关资产价格下跌使得金融机构面临坏账上升风险;四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核心通胀居高难下,导致全球高利率将维持不短的一段时间,使得内外利差倒挂,资本流出压力加剧,欧美等经济体需求减弱抑制我国出口,全球产业链调整冲击我国产业链转型升级。

然而,应该理性地看到,上述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内外部冲击共振叠加受疫情疤痕效应所致。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经济总量的修复和结构的调整需要时间,随着疫情冲击越走越远,其疤痕效应越来越小,而在国内各项稳经济政策组合发力推动下,结合我国经济具有的巨大发展韧性和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会议明确提出下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看点二:进一步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今年以来,尽管外需持续走弱,但消费快速回升,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有效带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拉动GDP5.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其中一季度贡献率为66.6%,拉动GDP3个百分点;二季度贡献率达84.5%,拉动GDP5.3个百分点。但二季度以来,内生动能有所减弱,且从两年、三年和四年的平均增速来看,消费较疫情前常态增长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此,为确保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巩固当前经济稳步复苏的态势,下半年继续推动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仍是第一要务。

会议指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约占整个社零的九分之一,拉动作用明显。汽车销售持续向好,会对消费产生较大带动作用。近年来,服务消费已占到整个消费的四成,服务业持续好转,对消费加快恢复有较大促进作用。今年年初开始,旅游业快速恢复,仅用半年时间就达到了去年一年的水平。暑期仅用半个月,出游人次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暑期档票房也已突破百亿元大关,时隔四年,重回“百亿时代”,同时也成为我国影史票房最快破100亿元的暑期档。下半年,随着需求企稳回升,就业形势逐步缓和,各地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叠加消费场景的进一步增多,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看点三:加强投资扩内需和稳增长的作用

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上半年,投资“稳增长”作用有所增强,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三成,成为内需的有力补充。一季度,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7%,拉动GDP1.6个百分点;二季度的贡献率为32.8%,拉动GDP2.1个百分点。分领域来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仍是两大重要抓手。下半年,两大抓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基建投资保持平稳加快增长。财政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新增专项债发行边际提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发完,叠加出台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较大。后续政策将侧重支持专项债在四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以更好发挥稳增长功效。项目储备充足成为有力支撑。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和新基建政策的不断推进,各地重大项目将继续呈现签约、开工、投产持续发力推进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技改投资需求持续释放、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维持强势、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和在政策推动下民企投资逐步改善下,制造业投资也有望继续维持平稳增长,增速快于疫情前。

为了推动市场主体预期的持续改善,会议特别指出,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建议从消除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降低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加大民企参与投资力度;加强国企和民企合作,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进入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领域;允许民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开展特许经营以及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和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着手。

看点四:优化房地产政策,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领域支持政策的措辞进一步加强,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这是中央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的最新需求。相较于以往,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大部分地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加快需求释放、有效匹配住房供给,可能更符合新形势下的供求关系。当然也有少部分城市住房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的特点,根据因城施策的要求可做不同的政策选择。因此,下半年住房政策在需求端有望加大支持力度,部分符合条件的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可能会取消限或适度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此前已经有若干城市调整了部分片区的限购、限贷、限售政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加入,以激活购房需求。另一方面,本次会议还提出要“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这与“721国常会”的提议“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保持一致,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4月政治局会议相比,政策延续了几个要点:一是坚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期目标。二是突出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分化特征明显,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投资等重要指标运行相对平稳,占比较高;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政策要加以区分。三是继续支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四是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这也符合二十大提出的房地产业迈向“租购并举”新时代的目标。

会议提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主要还是集中在房企。目前房企偿债压力不容忽视,年内“保交楼”专项借款可能存在一定资金缺口,这对房地产投资形成明显拖累。同时,房企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其投资回报率,导致过去两年多时间内房企盈利大幅度收缩,甚至部分上市房企出现亏损,也是导致银行业房企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预计下半年将加大住房金融供给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支持房地产“金融十六条”及“三支箭”政策落地,有效化解房企金融风险。总体而言,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激活居民购房需求、扩大城中村建设的同时,有效缓释房企风险,以长短结合的政策组合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看点五:政策利好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要求是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目标之一,也体现了高层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活跃资本市场对提升实体经济投资和金融市场投资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资本市场是资本要素收益的“晴雨表”,向好的资本市场意味着较高的资本预期收益,将激励众多国营及民营企业家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投入,将实体企业的良好发展更好地在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化。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是财富管理市场的稳定器,向好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入其中,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

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对实现下半年宏观经济目标也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行业及产业多为间接融资不易触及的领域。需要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再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对相关产业进行支持。二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要鼓励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资本市场作为备受市场和社会关注的政策密集型市场,其对民营企业的有力支持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民营经济的良好风气,创造更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上交所近日表示要毫不动摇地支持、服务民企债券融资,就是政策利好的生动体现。三是资本市场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本市场聚集的长期资金,有望在通过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化解风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推动城中村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投资领域未来将有更多和资本市场相结合的促进政策,让资本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看点六: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针对外贸外资领域,会议提出,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加国际航班,保障中欧班列的稳定畅通。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政治局会议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基于对当前我国外贸外资形势的前瞻应对。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居高难下,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紧压制需求,造成欧美经济体的消费型外需低迷,东盟等地出口拉动不及预期,我国出口增速下降3.2%。今年世界经济走弱,全球的直接投资面临下行压力,叠加同期高基数影响,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小幅下降2.7%。

下半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政策将从四方面协同发力。一是扩大并改善外贸支持政策。完善进口环节税收和出口退税政策,加大信保和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外汇服务,有效使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二是拓展并推动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出台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促进出口,在稳定美欧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实施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税收优惠和贸易便利条款,促进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三是进一步提升外资外商的服务水平,持续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压减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放宽外资项目的重点领域准入门槛、持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完善配套规定。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四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试点、国家级经开区等平台的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开放。

看点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会议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表明高层对汇率十分重视,并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阶段性的贬值压力,整体走势前强后弱。一季度在经济乐观预期支撑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1.3%。在经历4月震荡波动后,5月以来人民币转而贬值,跌幅约4.5%。二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反弹是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原因,阶段性购汇需求升高、中美利差倒挂加剧、跨境资金流出、国内经济运行弱于预期等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减弱。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是没有偏离基本面,央行已综合采取措施管理预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下半年,汇率政策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以预期管理为核心,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必要的时候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具体措施可能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适时引入汇率管理工具。在应对了多轮外部冲击之后,央行和外管局积累了经验,完善了调控工具和措施。在调节人民币过度升贬值的问题上,汇率管理工具较为充裕,包括但不限于启动汇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调整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发行离岸央票、调节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二是系统性加强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应对。进一步完善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和工具设计,推进涉及多部门、多币种的立体化跨境资本监测系统。三是可能加快构建完善离岸人民币汇率管理的政策框架。随着“去美元化”兴起,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规模可能会较快增长,离岸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大,完善离岸汇率管理政策将有助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看点八:积极财政政策有望加大税费优惠政策力度

会议强调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恢复和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将继续以提振内需为主要发力点,以三农、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为发力方向,不断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充分挖掘宏观政策操作空间,综合运用多项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组合拳,做好宏观政策间的有效协调配合,精准有力地实施宏观调控。

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下半年积极财政将持续加力提效,尽快发挥财政对扩大消费与投资的更大政策效果。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延续税费优惠政策缓解微观主体压力。前期延续实施的税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稳增长效果,下半年可能会延续已到期的部分企业税费政策,增大现有相关政策力度,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如进一步减免中小微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缓缴或降低社保费,提前退税,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用电、房租、物流费用等,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恢复发展。二是将继续加快政府债券尤其是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进度,截至目前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仅完成全年额度的63.4%,三季度将进一步加快政府融资步伐,重点关注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可能还会加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前落地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可能会再度动用地方专项债结转额度或新增额度,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可能性。三是继续扩大对民生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发展等的财政支出力度,增强财政发力的针对性。

看点九:强化总量型与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基调,不搞“大水漫灌”,要保障物价与汇率的基本稳定,兼顾短期与中长期、兼顾内外部均衡,为国内需求恢复提供稳定且相对宽裕的金融环境。一是将继续保持货币总量的稳定增长。今年8-12月将有2.8万亿元MLF到期,央行可能会选择三季度再度降准0.25个百分点,以保持宽松稳定的中长期基础货币供给,降低金融机构期限错配等风险,支持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二是“找准发力方向”。要求强化结构性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下半年将集中用好当前存续的结构性工具,必要时可能还会增加现有结构性工具额度、下调专项再贷款利率或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如可能创设消费专项再贷款,支持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与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或者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规模,持续拓宽民企融资渠道,降低民企融资成本。三是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将更加谨慎。境外发达国家加息节奏、人民币贬值压力、银行体系净利差较窄、利率水平较低等因素将影响价格型工具的操作空间,下半年全面降息的概率较低。但结构性降息仍有一定的空间,如可以适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利率、降低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等。

(作者为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