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8/20230809123201xmgfyhch0M.jpg

诺华医药代表被上海一医院驱逐?诺华发声明回应

于娜 2023-8-9 15:01:17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在医药反腐集中整治的风口浪尖之下,关于诺华中国医药代表的传闻令其卷入风波。

近日,市场传闻,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收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发送的处理建议函,要求两家公司分别对4位涉案医药代表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上述两家公司都隶属于诺华中国,诺华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对于传闻说法,诺华中国方面给《华夏时报》记者发来一份声明,其中证实了诺华中国收到来自某医院的一份函件, “经我司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2018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

医院出手“严厉”

自7月末,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集中整治打响后,各地的公立医院对待医药代表的态度明显更为“严厉”了。上海大型三甲医院日前也已经开启专项整治行动。

上海市卫健委等多部门于8月7日印发《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心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到 2023年10月31日前,各医疗机构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重点围绕高值耗材、整治“红包”、回扣、医德医风教育等三个专项行动内容,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的自查自纠。2023年7月-10月31日,为监督检查和重点检查阶段。

上海长征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两份处理建议函图片显示,上海长征医院根据《关于回复在执纪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关情况处理意见函》,要求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对涉案医药代表徐胜利、孟婷婷,陈梦玮、李小娟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诺华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产品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涵盖创新专利药、眼科保健、非专利药、消费者保健和疫苗及诊断等多个领域,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2022年,诺华集团净销售额达505亿美元,其中创新药业务占比为82%,非专利及生物类似药业务(山德士)占比为18%。

在《华夏时报》记者收到的声明中,诺华中国方面称,近日,诺华中国收到来自某医院的一份函件,其中涉及所称的两位我司医药代表。诺华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经公司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 2018 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

诺华中国方面表示,针对此函所反映的情况,公司仍在进一步调查和沟通中。

“现在有些医院如果发现了代表私自拜访,会直接停药,甚至带走上报医院纪委,医院让药企开除医药代表还是很少见的。”一位药代圈圈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医药反腐加码,医院要求药企处理医药代表的事情应该还会出现。

合规运营拷问

中国是诺华全球战略重点市场之一。诺华从研发、生产到业务发展全面布局中国市场,诺华中国总部于1997年成立,诺华在中国拥有超过8000名员工。

自1987年以来,诺华已有近100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预计五年内在中国实现近40款新药及新适应症获批。自2017年以来,诺华已有超过30款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诺华中国的总部在上海,而上海成为继广东、四川之后的今年医药反腐中又一个“风暴眼”。在今年7月的一个月之内,两家总部在上海的医药上市公司卫宁健康和赛伦生物董事长先后被留置和立案调查。

连日来,就反腐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问题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和提问。8月以来,已经有超20家药企作出回应,大都表示公司是合规经营,短期看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在8月7日的声明中,诺华中国表示,诺华始终秉持高道德标准进行合规运营。

事实上,各国政府都在严打发生在医药领域的商业行贿。作为一家业务遍布世界的跨国药企,诺华集团也曾经在多国卷入了行贿丑闻,涉嫌为推广药品向数千名医生和公务员商业贿赂,其中以诺华公司希腊分公司在2018年被揭露的贿赂案件影响最大,该案牵涉到希腊2名前总理和8名前部长。

不久前,诺华中国也曾卷入“反腐”风波。有一份诺华创新药物中国管理层公告指出,诺华中国总裁张颖宣布创新药物中国业务增长项目负责人朱家康已于2023年8月1日因个人原因离开公司。对此,市场传闻称,诺华中国创新药物中国业务增长负责人朱家康已经离职且近日被带走调查,不过后来朱家康本人发声证实被带走调查是假,离职是真。

“跨国企业在中国医药市场的一些细分领域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占据优势,医药反腐对其影响不言而言。”医药自媒体专栏作者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实际上,医药代表这个职业也是跨国企业引入中国的,不过后来在带金销售的“潜规则”中逐渐迷失。在医药反腐风暴之下,跨国医药企业应该已经感受到信号。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