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上海自贸区迎来十周年之际,新的重磅利好政策来袭。
9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上海市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从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31条措施(下称“31条”),持续推进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主动加大压力测试力度,更好承担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在31条措施中,上海表示用一年时间,着力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各项试点措施落地实施。而其中试点措施中有明确提出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支持下,允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内注册的企业、工作或生活的个人购买跨境保险、投资等金融服务。
“除上海外,跨境保险业务此前曾在深圳得到深化改革。自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内地旅客赴港热情持续升高。然而赴港投保也存在着续保、理赔等操作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内地与港澳之间往来更加便捷,也相应地催生出对创新型跨境保险产品的需求,自贸区新政策之前经历了一段真空期,现在出台的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的31条政策,可谓恰逢其时。”9月22日,普华永道金融业务合伙人胡亮受访时指出。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分析称,由于此项自贸区金融开放新政具有针对性,如果市场需求被激发,可能会掀起一阵上海自贸区“落户潮”,进而激活自贸区内地产市场。
自贸区可买跨境保险、投资
此次发布的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31条政策主要涉及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
在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方面,31条政策中明确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明确的新金融业务。具体为,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申请开展中资金融机构已开展的新金融业务的,在沪金融管理部门根据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明确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展新金融服务的机构类型、机构性质、许可要求和许可程序,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开展新金融服务许可,充分给予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并进行审慎监管。与此同时还允许在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内注册的企业、工作或生活的个人购买跨境保险、投资等金融服务。境外金融服务的具体种类由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针对这条措施,有券商机构分析称将有利于国内保险市场。
“保险资产端有望受地产政策催化持续改善,负债端在队伍质态改善下,在明年上半年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资负共振延续。”方正证券发布研报指出。
记者也了解到,自贸区内个人购买跨境保险事实上早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就由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提出过,彼时周燕芳提交的议案指出,我国居民在海外经商、求学的数量在增加,部分高收入人群罹患重疾也寻求赴海外医疗,对这两类人群跨境医疗的风险保障存在缺口。跨境健康保障的供给需要通过保险业务创新解决。
周燕芳当时建议,首先允许创新开发跨境人民币保险,该产品主要创新点为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政策,在离岸市场投资人民币资产或换成相应外币投资于外币市场,实现保险资金跨境流动,使得产品具备外币理赔功能,以满足客户境外医疗费用的保障需求;其次出台在上海试点跨境人民币保险的指导意见,跨境人民币保险的创新和推出需要得到央行和市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及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就如何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及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开发创新型保险产品提供指导意见,尽快推动跨境人民币保险在上海的创新试点,为全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再次,提供相应外汇管理政策支持,建议允许寿险公司试点经营涉及长期外汇管理相关的保险业务,允许寿险公司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在离岸市场换成相应的外币投资到海外市场或境外人民币市场,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保障收益,该业务资金管理金额应当不受公司的QDII额度限制。
“上海自贸区购买跨境保险绝对不是所谓的买香港保险,而更应该是如之前保险业全国人大代表所建议的,由在自贸区注册的寿险公司专门开发以人民币计价的覆盖境外保障以及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此举不仅能解决自贸区内企业和个人的实际金融服务需求,也可以为保险资金跨境投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增添助力。”9月24日,上海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精算部负责人韩烨(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自贸区内地产会现行情吗?
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开放跨境保险、投资,首先有利的必然是区域内的保险机构,不过由于31条政策中规定这一措施针对的是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工作和生活的个人,业内人士也指出这条措施激发市场需求具有限制性。
“这条措施对于不在自贸区内的企业和个人显然不具备有效性,尤其是从个人需求来说,必须工作或者生活在自贸区内,这也意味着可以购买跨境保险和投资品的个人户籍的要在自贸区内。”9月24日,链家资产资深业务总监姚亚楠受访时分析。
而姚亚楠也进一步表示,上海自贸区尤其临港新片区近年来在吸引人才落户方面要比市区宽松得多,比如紧缺急需技能人才、高等技能人才、本科学历,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技术、管理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核心业务骨干;硕士研究生学历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均可予以直接落户上海,此外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条件的人才,由管委会审批后直接落户上海;“世界大学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可直接落户上海;符合条件的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或3年。
9月24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的新政是连环性三部曲,户籍放松走在最前面,早在两年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就放松了落户限制,并提出到2025年将人才总量提升到24万以上;而在今年9月初,临港新片区又发布了取消对非核心区域的限购政策的重磅政策,其意在进一步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新片区,预计房地产开发商将在政策的支持下更加积极布局临港新片区,区域房价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同时也要警惕市场波动风险;最后则是针对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金融服务也做了大尺度开放,允许区内企业和个人购买跨境金融服务,其意在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项目落地。而未来这些政策的叠加效应几何,市场可以期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