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来到教室,张浩(化名)习惯性地打开招聘软件查看是否有新消息。在看到空荡荡的消息栏后,他轻叹了一口气,再次刷新了一下职位推荐列表,却发现符合自己求职意向的岗位都投递过了。
作为2024届的毕业生,张浩从6月中旬就已经开始投递简历,然而至今仍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因为本硕学校的竞争力都比较弱,我从提前批就开始积极参与投递简历了。在海投战略下,目前大概已经投递了近200份简历,但回复率大概不过是十中有一。并且在沟通后,最终能够走到面试环节的机会更少,我至今参加的面试还不到十次。”张浩无奈表示,读完研究生后发现求职市场行情比三年前更艰难。
与张浩无所事事地刷着招聘软件不同,已经从事招聘工作多年的王雨(化名)正在忙碌地回复着不断提示的新消息,为铺天盖地简历而犯难。“今年公司招聘的岗位更倾向于毕业生,社会招聘的岗位相对较少且要求更高。在整体招聘规模不如往年的情况下,目前公司收到的简历数量已经超过了预期,但想要挑选到符合要求的求职者仍有压力。”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搭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通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9月22日启动了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1月20日,预计提供超千万个就业岗位。
持续发力毕业生就业服务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一直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方面始终高度关注就业形势变化。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许多企业减少招聘计划,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时,许多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调整,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面对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直积极致力于为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6月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了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持续100天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
而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步入尾声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再次发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9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了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预计活动持续至11月20日,有望提供超千万个就业岗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此举旨在提供一个平台,使企业和毕业生更容易相互匹配,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对接。它们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提供求职技能培训和职业建议。这些活动也可以传递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激发企业的招聘意愿,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全联并购工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安光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招聘活动更具针对性
据了解,此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由部省合力推进。设立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主会场和各省分会场,推出行业专场、区域专场、直播带岗、政策宣讲、就业创业指导等线上活动。同时,与“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秋季系列活动联动,在活动主会场开设“百城万企”招聘线上专区。
“这些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职场和社会。同时,活动也促进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提升了就业信息的传递和对接效率,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此外,通过集中招聘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就业资源的配置,促进就业市场的平衡和稳定发展。”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招聘活动不仅聚焦就业需求量大、市场紧缺领域,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出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招聘会;还将在高校集中、毕业生数量多、就业任务重的城市,长江经济带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组织综合性或行业性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发动外省市携用人单位组团参会,为当地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对于吸纳就业有着重要意义。大中城市集聚了许多知名企业和优质资源,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这些城市,毕业生可以更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和兴趣的工作,并且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职业前景。”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了解,此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首期已推出98场特色服务活动,包括生物医药、电商、房地产等23场线下专场招聘会,7场跨区域巡回招聘会,计算机软件、教育培训、电力新能源等34场不同行业、区域线上专场招聘会,24场直播带岗活动,5场政策宣讲直播(录播)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登记相关政策及流程等5场就业指导直播(录播)课。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