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凤娇 胡金华 苏州报道
“当前,为什么企业越来越重视ESG评估?因为未来很大的挑战就是来自ESG管理的战略及实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小洪在首届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上致辞时说,比如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做得不好,就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会影响公司的投资价值,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前景和品牌。
10月13日,“解码ESG价值路径 重塑可持续发展生态”为主题的首届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在苏州大学金螳螂商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夏时报社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会上,陈小洪以“ESG报告:重要意义与公司可持续发展”为题展开主旨演讲,从企业发展角度阐述了ESG报告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中国的有关情况及案例。
公司治理目标已转向公司利润和利益相关者的平衡
ESG是从企业的环境变化、社会效益和企业治理的角度来讨论和研究公司的发展理念,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E(environmental)指企业环境关系的管理及效果;S(social)指企业内外社会关系的管理及效果;治理(governance)指企业管理环境、社会关系的治理结构及机制。
“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概念,包括企业及其股东关心的经济绩效,也包括企业环境、社会关系的绩效,但是我们讲可持续发展的ESG管理时,因为重点是关注‘E’和‘S’,即企业发展的环境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陈小洪指出,现在讲的ESG中的“G”主要指与环境、与社会有关的“G”治理结构的问题。
从企业层面来看,陈小洪认为,ESG管理焦点是处理好公司发展对利益相关者关切的问题及利益的影响。ESG的管理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治理,即从公司战略、价值观的角度解决ESG管理的基本构架问题;第二层是管理落地,ESG管理要明确管理战略,落实到公司各层面各环节。
他还指出,所有的企业都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企业目的,要什么,追求什么;二是如何去实现。“过去我们强调企业的股东价值,甚至是股东价值利益最大化,以后我们认为讲企业价值更好,企业价值比股东价值包容性更强,也更符合实际。现在公司还需要重视利益相关者受到的影响,重视企业利润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适当平衡。”“企业及其治理结构体系目标的变化,主要受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变化的影响,还受企业包括员工在内的内外部行为、认识、规范等变化的影响。”
中国企业ESG报告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ESG报告是企业ESG管理的工具。目前国际、国内都已经发表很多指导ESG报告编制的指南、指引等文件。
国际上影响较大的ESG报告指标是GRI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GRI体系将披露管理项目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标准:包括“战略与分析”、与治理有关的“机构”“治理”三类醒目和覆盖主要具体标准的“报告概况”“商业伦理”的项目,共7类8项,34个必要项目;二是具体标准:分为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共92个项目。
中国也有自己的ESG报告体系,如中国质量协会提出的体系(CAQ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管理体系:明确ESG管理的“三步十法”,包括管理体系的范围、理念、规则、治理架构、能力、议题、管理过程和运行、绩效评价、报告、利益相关方参与;二是指南,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社会、治理三类指标共38个二级子项:环境,风险6项,价值4项;社会,风险7项,价值7项;治理,公司治理5项(含商业道理)、董事会ESG管理3项、公司ESG管理6项。
陈小洪指出,和国际上相比较,中国ESG报告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国际ESG报告指标(GRI体系)中的共性的普适性、基础性的指标,都成为我们建立中国报告体系的参考,都重视通过指标进行体系建设和管理。“ESG报告绝不仅仅是报告,管理做不好,报告也做不好。”第二是从国情出发,更加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有些问题要注意,ESG报告中的经济,不仅是讲经济效益,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效益对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如税收贡献、员工工资提高等。
陈小洪强调报告的编写要和管理结合。“中质协会强调‘三步十法’,就是讲二者的结合。和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中国的ESG管理及报告编制水平的提升还有不小上升空间。”中国提出的报告体系已经考虑了国情及发展现状的差异,有些方面有所不同。
这几年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上市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ESG报告的编制及披露,成绩很大,进步很快,但是ESG报告的编制及披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可验证等问题,披露与管理改进有机结合不够、大多数上市企业没有披露等问题。
如何才能提高ESG管理及报告的水平?陈小洪的建议是首先战略引导,然后系统规划、打好基础和扎实推进。
他强调:“要非常认真做好ESG报告的编写及披露,而不是‘漂绿’,就讲几个故事。故事要讲,但是要和扎实的工作和深入的分析相结合。”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