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凤娇 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经营了十余年,百联位于上海的一家购物中心黯然闭店。
10月17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路,远远就能看到挂在一大型商业体墙上的红色大字招牌“上海百联东郊购物中心”,伴随着随处可见的红色“SALE”字样,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显眼。走近看,购物中心墙上五颜六色的各类广告均已撤下,剩下墙面单调的灰,与招牌的红色形成强烈的反差。
商场紧锁的玻璃大门上贴着一张红色纸张,上面有上海百联东郊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关于闭店的简单解释:“综合街区城市规划和门店经营方向等因素,上海百联东郊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旗下的百联东郊购物中心于10月15日21:00营业结束后闭店终止经营。”
对于闭店的主要原因,评论家解筱文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当前,我国购物中心整体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业态多样化的趋势,但也面临着运营效率、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难点和挑战,如市场竞争的激烈、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法律法规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购物中心的运营产生影响。”
在当前零售行业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下,面对激烈竞争,经营不善者门庭冷落、店铺寥寥,甚至仍然无法摆脱闭店命运。
大撤离“众生相”:有人喜有人忧
公开资料显示,百联东郊购物中心于2012年11月7日开业,为百联集团、友谊股份旗下的第13家购物中心门店,也是沪上购物中心进郊区的又一大试点。
该项目坐落于浦东新区北蔡商业区,位于沪南路2420号,建筑面积约4.8万㎡,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其前身系世纪联华御桥购物中心,由友谊股份投资改建。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教育、娱乐、超市和社区服务于一体。
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用拖车往外搬运剩下的物品
经营了近11个年头,如今这家购物中心与消费者正式告别。17日中午,记者在上海百联东郊购物中心看到,目前大部分商户已经撤离完毕,店门紧锁,少部分商户的相关工作人员仍在紧锣密鼓地清退。
自接到通知起,商场内各大品牌商品开展了一段时间大力度折扣的闭店清仓活动,直至撤离。“近几年生意不好做啊。”一位商户正在店内清理剩下的杂物,她无奈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透过紧锁的玻璃门,可以看见一些商户已将店内货物清空
在商场大楼的后门,则停放着一排货车,准备运送从商场清退出的货物。当问及商场经营情况,一名正在装车的商户告诉记者,这里经营情况不太好,这条马路上好几家大型商场,竞争激烈,“(来这里的)人太少了”,但也有少数的门店还可以。
在购物中心侧门,一排已撤店的门面玻璃门上,贴着世纪联华超市的指引牌。目前,负一层的世纪联华超市仍在营业,不过一名超市货物供应商告诉记者,超市已经通知停止进货,目前就是等待撤店时间通知。
记者注意到,几个入口门前,两名做回收卡业务的业务员,随手拿起两把椅子,各自支起一个路边摊。
一名回收购物卡业务员在门口随手拿起椅子支起他的“摊位”,等待前来售卡的消费者
其中一名业务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长期在此回收购物卡,自从商场15日晚上关门后,这几天前来出售购物卡的消费者日益增多。截至记者询问时,他指着鼓鼓的包裹笑着说,当天已经收了价值2万多元的购物卡。
闭店背后:老品牌寻转型出路
据《上海购物中心2022年—2023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拟新开的3万平方米及以上购物中心数量就达到45家,面积超300万平方米。有活力的商场日均客流可以冲到10万人次以上,少数经营不善者则无法摆脱闭店命运。
百联东郊购物中心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属于上海的“老品牌”。近年来,不乏老牌商场闭店的案例。就在8月31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商圈的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正式宣布永久闭店,据悉,该百货商场有着近30年的经营。
一家家闭店的老牌商场,均见证了所处商圈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实体零售数几十年的跌宕起伏。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是百货商场、大卖场崛起的时代,尤以上海最为显著。
随着新消费潮流不断涌现,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推陈出新,竞争激烈,一些经营不善的老牌商场逐渐失去竞争力。对此,有网友感叹:“大型商场迟早都要关的,跟不上时代了”“被网络销售打败了”。
纵观一些闭店的百货及购物中心,有受访者认为,经营不善、业绩亏损、租赁合约到期、商场形象老化、运营策略保守不变和入驻品牌缺乏吸引力,也是这些老品牌在近年来接连走上关门之路的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受到网络购物和线上购物的冲击,传统实体商场面临较大的压力。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便捷、多样化的线上购物方式,导致实体店客流量减少,业绩下滑。城市商圈的变迁和新兴商业体的崛起也带来了冲击。
当前,我国的购物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业态也日趋多样化。但解筱指出,从运营效率角度来看,购物中心在全生命周期内习惯以人的经验为主,导致运营效率较低。在选址环节,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商圈分析等基础性工作,导致后期招商困难,运营难度高。在招商环节,随着国货品牌的涌现,购物中心在定位和招商环节缺少品牌大数据支持,招商部门能力参差不齐。在营销环节,购物中心的活动设置缺乏整体考虑,导致营销活动的ROI(投资回报率)较低,效果很难进行评估。
零售行业专家孟奇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当前,一方面消费者日趋谨慎,线下零售的有效流量吃紧;内部商户经营压力大,招商难度加大;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商场品牌的传统、新进玩家外,便利店等业态也很发达,分流了部分消费者;随着城建的发展,传统百货、老牌商场的区位优势也会时过境迁。
一批老品牌也在主动寻求转型升级。在众多转型路径中,拥抱互联网,加速数字化布局,已成为大趋势。柏文喜认为,首先,百货、商场可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购物体验和更丰富的购物选择;其次,可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商品品质和购物体验。同时,引入更多独家商品和特色品牌,提高实体店的竞争优势;另外,可尝试引入新的业态和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购物体验和服务。还可以通过重新规划和设计店内布局,提高购物舒适度和购物体验,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营销推广,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购物中心的业务流程繁琐,线下工单影响管控和协同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解筱文认为,这些难点主要集中在购物中心内部的运营管理上,例如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营流程的建立,以及如何提高顾客体验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建议实体商场轻资产运作,降低成本;帮助商户共同成长,转变传统的收租思维;积极提升服务(对商户、对消费者)体验和营销水平。”孟奇认为,未来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实体商场,先发优势依然存在,特别是在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中占据的位置,在三四线城市更为明显;轻资产运作能力、成本控制,比如政府政策扶持、人工成本、维护成本等,是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如果还能积极拥抱新的媒介,丰富流量渠道(如直播短视频平台)、提升服务能力(金融、管理等),和商户绑定得更紧,先发优势就会转变为长期优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