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11/20231108104836REZxByRCCW.jpg

陕西镇巴打造“上门+”服务模式 零距离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王晓慧 2023-11-8 11:59:34

工作人员为残疾人进行假肢适配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品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好,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面对全县1.3万残疾群众,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强“三性”、去“四化”为准绳,创新推行“上门+”模式,聚力民生保障、评残办证、康复治疗、托养照护、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重点,把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各项关爱服务工作千方百计送到家、进到户。

残疾困难群众也能活出精彩人生,镇巴以实际行动和服务质量让残疾困难群众幸福指数倍增,收到了温暖一片、和谐一方、幸福一大家的多重实效。

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

为了给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镇巴县通过各种上门服务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存质量。

上门+民生保障。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好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基本民生。

据记者了解,镇巴县政府残工委先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宣传落实的通知、《关于印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有关制度》等文件,每月对新办证、换证、迁入迁出、死亡注销等残疾人基础信息,通过村级残疾人专委逐人逐户核实,镇街残联初核汇总,镇巴县残联全面审核完善后报相关部门,及时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确保不漏户不漏人,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镇巴县残联对生活临时出现困难的残疾群众及时救助,2022年以来共救助400余人。今年为460户困难残疾群众家庭免费到户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为392名听力残疾人免费上门验配、协助申领、指导使用助听器,并做好后续咨询服务。

上门+办证鉴定。镇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群众享受各项惠残助残政策,主要领导安排部署,为切实解决行动不便等有困难残疾群众办(换)证难题,县残联与县卫健局密切协作,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殊困难残疾人办(换)证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各镇街残联、卫生院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对县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到指定医院做残疾鉴定存在困难的疑似残疾群众,实行医生送鉴定服务上门,为让该项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结合“进、知、解”活动的开展,镇(街道)、村(社区)残联和卫健干部对辖区内所有有办(换)证需求的残疾群众、疑似残疾群众进行全面拉网式摸底排查,造册登记,建好动态管理台账,确保不漏户、不漏人,应办尽办。去年以来办证2800人,上门评残900余人,该经验做法已在本省、市残联宣传推广。

上门+康复救治。为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方位满足残疾儿童康复救治需求,镇巴县残联积极主动申请,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从0—6岁放宽到0—14岁,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应救尽救。2020年以来,共为9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治疗服务,其中按月上门康复治疗服务20余名,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全覆盖。全面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精准康复服务,2022年完成残疾群众签约服务12391人,签约服务率达95.3%,高于本省、市服务率87%的标准8个百分点,居全市前列。

微信图片_20231108103953.jpg

上门+托养照护。为了让就业年龄段的精神、智力、重度残疾群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职业技能恢复,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镇巴县残联对符合条件的残疾群众提供居家和集中托养照护服务,协助他们日常生活照料、个人身体康复指导、恢复训练、心理疏导等,通过上门入户的面对面、手把手、心连心服务,引导他们在感受党和政府温暖关爱的同时,打开心扉,融入社会,不断激发他们战胜困难,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不断优化托养照护服务,持续提升托养照护服务水平,累计为1041名残疾人提供到户到人的贴心照护服务。

为残疾人就业创业“赋能聚力”

残疾人就业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这一群体的就业给予推动和辅助,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也成为镇巴县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上门+技能培训。镇巴县残联千方百计为残疾人就业“赋能”,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托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针对不同类别和就业特点精准划分培训对象,每年至少就近就地对300名残疾人开展有针对性、多层次、高质量、类别化的职业技能培训。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镇巴县残联已免费对70名残疾群众进行了电子商务、烹饪、足浴等职业技能培训,并跟踪指导服务,60%以上实现就近就业;在农村助残增收残基培训34名残疾人茶叶种植及管理、加工等实用技术,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培训学习,提升技术,促进增收;在帮扶带动残疾妇女就业增收的美丽工坊培训40名残疾人绣娘,并联合县妇联等6个单位共同举办全县绣娘作品大赛,20名残疾绣娘获奖。

上门+就业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保障残疾人就业,是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镇巴县残联精准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精细实施助残项目、精心服务残疾群众,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就业环境日趋向好,累计为360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创业的愿望。

同时,2023年,镇巴县残联为50名符合条件的创业残疾群众每人扶持5000元;为170名有种、养业发展基础的农村困难残疾户解决阳光增收项目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申报省、市级农村助残增收基地5个,残疾人直播产业基地1个,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1个,带动残疾妇女就业的美丽工坊1个,直接扶持带动200余名残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辐射带动300余户残疾群众家庭实现年增收4000元以上。

上门+信息服务。通过镇村专委入户随访、基本状况调查、进知解等方式,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各项惠残助残政策、相关法律规定、科学康复护理、文化活动等送到家送到户,做好宣传,倾听民声,解决实际困难。

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份,镇巴县残联在开展“进知解”走访时了解到,家住泾洋街道办七里沟村的一级肢体残疾人洪泽贵和董伟,手工编制的菜篮、背篓、扫帚等产品因销售渠道单一,已累计囤积600余件,价值2万余元,正为销售难而犯愁。

得知这一情况后,镇巴县残联立即采取措施,动员组织近10家爱心企业前往洪泽贵和董伟家中,现场采购了扫帚、果盘等手工作品300余件,价值5000余元,切切实实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之后,镇巴县残联又引荐洪泽贵和董伟入驻了县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为其提供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工作场所,通过产品线下体验馆无偿销售和线上网络直播带货相结合的方式,协助完成产品的推介和展销。同时结合实际,基地为他们购置出行和防暑保暖等相关辅助设备设施,配备导师开展不定期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对他们手工艺品的配色、造型、规格大小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不断拓宽经营项目。

此外,基地还给予了二人岗位补助和养老保险补贴,提供免费就餐,确保生活、销售、收入有保障,使他们对生产生活有干头、有奔头。

10月份,洪泽贵和董伟又在镇巴县残疾人直播基地参加了“2023年残疾人主播直播+短视频带货技能培训班”的免费培训学习,提升了他们的网络直播主播及短视频带货的技能,洪泽贵还被直播基地免费培养打造为残疾人主播,10名残疾人主播团队带货年超200万元。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