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门子垂直农业智能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耿倩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把迷你“菜园子”搬至展台,将整个汽车生产车间重现在会场,派出亚运会机器狗“民工”握手跳舞……为展示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硬实力,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花式“整活”。
事实上,在政策的带领下,智能制造业已成大势所趋。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对外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今年,《华夏时报》记者在进博会的技术装备展区看到,“智能制造顶尖秀场”气息十足,各家企业摩拳擦掌展示出自家“黑科技”产品。
“老将新兵”齐聚,透出满满“黑科技”
今年进博会,总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技术装备展区成为最炫酷场地。该展区规模庞大,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共377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7家。
打卡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多项首发首展“黑科技”成为关注焦点。
在海克斯康展台,一台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夺人眼球。一位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这是全球最高精度的pmmc三坐标测量机,它能测量零部件几何形貌,最高精度达0.28微米。
展台另一边,本届进博会首发的iimake工业软件生态平台亮相现场。据介绍,针对“卡脖子”难题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海克斯康打造了“产业互联+核心技术”的新一代工业软件生态平台IImake,它将CAD、CAE、CAM等关键工业软件源码引入重新编译,同时依托旗下完整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可以为区域内企业提供覆盖“设计-生产-服务”的信息化工业生产机制。
“谈到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品质的提升。”海克斯康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海克斯康的智能制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质量起家,公司一直都沿着质量这条主线横跨智能制造领域。这也是公司跟其他提供智能解决方案的企业非常大的不同点,高品质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海克斯康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生态平台”的价值共享大生态。现场工作人员称,公司在上海的双智赋能中心今年将正式投入运营,通过结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创新协同资源和产业链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标杆项目。除上海外,海克斯康目前在东营、江西、无锡等落地的赋能中心已陆续投入使用。
事实上,这是海克斯康第二次参加进博会。在展会现场,海克斯康智能制造全球市场与沟通运营副总裁Alexandre Aime向《华夏时报》记者多次强调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他指出:“中国是海克斯康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2年占收入的14.5%。随着中国市场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海克斯康中国的表现已经能够影响海克斯康股票的走势。未来,我们将在青岛双智赋能中心的基础上,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个赋能中心,成为南方的超级总部,以便于更全面地覆盖到中国的其他客户。”
今年,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成果。在现场,一款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无序分拣机器人Simatic Robot Pick AI引人瞩目。据了解,这款机器人在无需进行模型匹配和手动训练数据的前提下,能够在运行状态中实时识别堆叠混乱、结构多样的物品抓取点,可有效解决仓库中人工分拣货物的难题,在提升分拣效率和准确率的同时,将工作人员从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同时,西门子还将“菜园子”搬进了进博会现场。这其实是公司打造的室内垂直农场“浓缩版”,它展示了西门子垂直农业智能解决方案如何以数字化技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等指标。“与传统农业相比,垂直农业可减少95%的用水量,且不添加农药。目前,西门子垂直农业智能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多地成功应用。”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把汽车生产车间搬到进博会
如果说“菜园子”是新奇的创意,那么把整个汽车生产车间搬到了进博会现场就只能用“震撼”来描述。
在技术装备展区的那智不二越(NACHI)展台,一排排“手舞足蹈”的工业机器人彰显着日本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的“硬”实力。在现场,不二越的高速多用途高性能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上下翻飞,向观众表演“隔空取物”和压铸工艺。
“公司在现场展示了高密度车身点焊机器人岛、新能源电池组装机器人岛,以及汽车钢圈打磨机器人系统。其中,SRA系列机器人是5台大型机器人组成的高密度车身焊接系统,可以通过管线的中控布置,高速运行,各种手臂长短的规格配置可实现上下两层的布置,并同时工作。”不二越中国营业企划部门负责人杨叶青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道。
图为:不二越SRA系列机器人
除了工业巨头亮相进博会外,位于上海临港的近百家跨国企业还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参加了展会。《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临港展示区由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共同组织,总面积27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外资企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临港展示区,智能制造业代表伦茨以“数智化创新,驱动行业可持续”为主题,打造了三大解决方案展区,分别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解决方案、驱动绿色智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展会现场,伦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塔演示设备被驻足围观。“这台设备展示的是目前世界级领先的生箔机解决方案,可助力设备稳定生产4.5微米的极薄铜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作为德国‘工业4.0’的发起方之一,伦茨将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为中国实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业’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伦茨中国高级销售总监李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图为:伦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塔演示设备
事实上,智能制造业已成大势所趋。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对外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在政策的带领下,智能制造业取得不断突破。11月5日,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思谋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贾佳亚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携团队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IndustryGPT V1.0。至此,工业大模型空白的局面被IndustryGPT打破,传统企业也得以分享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制造高速增长红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