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23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交易两周年。两年来,北交所持续完善市场功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2023年9月1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下的一项专项安排,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从投资端、交易端、企业端、中介端、产品端等各方面推出一揽子改革创新举措。
截至2023年11月14日,北交所已经落地了优化“挂牌满十二个月”执行标准、简化挂牌公司申报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取消发行底价要求、支持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允许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扩大做市商队伍、优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修订《转板指引》、提高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北交所业务专项加分、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落地公示审核制度、推出信用债等14项改革举措。
统计数据显示,投资者新增开户60万户,合格投资者总数达617万户,日均参与户数同比增长超两成。
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
2023年9月1日,在北交所两周年生日来临之际,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大力推进投资端建设,通过允许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参与北交所等方式,着力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投资者参与度,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同时,完善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优化企业上市路径。一方面,用足用好现有制度,明确“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计算口径为“上市委审议时已挂牌满12个月”,允许挂牌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二次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优化挂牌公司申报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要求。另一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
另外,加强多层次市场互联互通,塑造市场良好生态。稳妥有序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制定北交所撬动新三板发展专项方案,更好发挥新三板孵化培育功能。开展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对接,落地公示审核制度等。对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持续丰富产品体系、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等一些持续性工作作出部署,并提出要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
西南证券分析师刘言指出,《意见》确定了北交所中长期目标,拉开系统性改革帷幕。《意见》指出,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再用5到10年,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品种体系丰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
可以看到,从《意见》发布以来的情况看,投资者、企业、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反应均非常积极,市场整体生态呈现出积极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新三板优质企业纷纷咨询沟通,109家挂牌公司主动披露三季报,积极筹备北交所上市;二级市场表现有所改善,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近三成,12只新股首日平均上涨110%;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机构普遍加大展业力度,多家北交所龙头公司获基金持仓金额超亿元。
此外,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企业培育等工作,近期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旗下公募基金创金合信合作,推动打造北交所专项基金产品。
三个统筹和四个联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下一步,北交所表示,将持续推进市场高质量建设,重点做好“三个统筹”和“四个联动”。
“三个统筹”即:加强投融资两端的统筹。进一步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推进公募、私募以及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不断壮大投资者群体、优化投资者结构、丰富市场资金来源,加快推进北交所做市商扩容,更好发挥改善估值定价、提升流动性的功能。
同时,加强一二级市场的统筹。进一步研究优化北交所发行定价及配套制度安排,健全对发行人、大股东、承销商等有关主体的约束机制,促进一二级市场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循环;加强各类产品的统筹。稳步做好信用债的发行、交易、监管等各项工作,推动北交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此外,加强各类产品的统筹。进一步丰富北交所指数体系,研究编制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引导基金公司加大北交所基金产品供给,加快形成股、债、基等“全产品”协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四个联动”即:与服务国家战略联动、与区域性股权市场联动、与新三板、沪深交易所联动、与私募创投市场联动。强化北交所对新三板的龙头撬动作用,增加新三板制度供给,更好发挥市场培育功能,稳妥有序推进常态化转板,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企业发展路径。另外,推进北交所、新三板与私募创投市场的融合发展,加强募投管退全链条各环节制度衔接,共同营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良好氛围,共同发挥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渤海证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张可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北交所市场是专精特新企业的集聚地,这些企业有着非常好的成长性和创新性,且当前估值合理,非常适合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资,但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不少上市公司的体量不大,很多机构投资者基于之前的投资制度和投资理念,受风控条件的制约,无法深度参与这个市场。
张可亮建议,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北交所的高质量扩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制度进行修正,鼓励引导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以普惠金融的理念来投资北交所、投资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