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赐向记者展示他手工制作的蒙刀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巴彦淖尔摄影报道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有一家不大的银饰品店,走进店内,各式珠宝、玛瑙、银饰琳琅满目,摆放错落有致,屋子里处处弥漫着传统蒙古族元素气息。
这是90后小伙子齐天赐(蒙古语名字叫:阿嘎日)经营的门店。
蒙古族是一个热爱银饰的民族,银盅、银碗、银戒指、银耳环、银手镯……银器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打制银器的银匠师傅也就成了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行当,被流传了下来。近些年,由于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原来的银匠有不少改行倒卖首饰,来钱快还不用吃苦受累,因此从事这一行的人逐渐稀少。
齐天赐,一名肢体四级残疾人,他坚守初心,不忘传承,在自己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不忘帮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
醉心根雕,转行银饰
1994年10月,齐天赐出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新生儿降生,原本是一家人期盼的喜事,但是,小天赐的腿脚却出奇的肿胀,与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
值得庆幸的是,除了腿部的些许畸形,小天赐与其他孩子一样,慢慢地长大。
作为牧民的儿子,天赐从小就很勤劳,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上山帮家人拾柴,他尤其偏爱被废弃在山上的树根,在他看来,那不是一块生命完结、枯燥无味的木头。他觉得通过不同的观摩和把玩,通过手和刀具的修饰,这些树根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化腐朽为神奇。
看着每天拖着病腿、沉浸在根雕世界里的小天赐,家人不禁担心他的未来。
16岁那年,齐天赐遇到了一个从福建来的根雕师傅,他非常喜欢跟着师傅学习技艺,甚至跟着师傅去了福建。
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齐天赐回到内蒙古,想继续根植于这个领域。但是,进入根雕圈后不久,由于涉及的原材料属于国家保护植物,他不得不向其他领域转行。其实,除了根雕感兴趣,齐天赐一直对蒙古族手工银饰品制作执着热爱,而根雕和银饰在图案和工艺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齐天赐决定由根雕转向银饰领域。
2015年跟随乌拉特部落金银铜器手工技艺传承人巴特尔陶高学习手工银饰制作技艺。
2016年6月,齐天赐参加鄂托克前旗全区手工艺品培训班银饰班,也正是在那次培训班里,这个帅小伙看上了当时同样热爱手工银饰的那个同桌的她——道朗格日勒。自此,齐天赐又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亲密爱人。
也正是缘于这份共同的热爱,这对小夫妻开启了他们手工制银的路子。每天除了共同学习加工制作外,这对甜蜜知音也经常进行头脑风暴,手艺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得到提升。
齐天赐打磨着手里的银饰
2016年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格尔学习熔银,锻打,焊接,清洗等工艺,同时学习微型蒙古包手工制作、首饰镶嵌等技术。
同年,他们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禾苏格尔。渐渐地,由他们加工制作的饰品受到了大众的喜爱,慕名找他们定制的人也越来越多。
匠人技艺闪耀传承之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经营,夫妻俩先后被评为旗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所传承的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也成功申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计的旅游产品跟手工艺饰品也获得多项殊荣佳绩。小店的生意在二人的共同经营下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齐天赐和妻子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保留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同时,他们也不断尝试创新设计理念,制作出一些更新潮、更轻便、更易于大众所接受的款式。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线上直播销售的方式,向更多人展示蒙古族传统的制银手艺,介绍各类饰品制作步骤和特点,让这一手艺能够传承得更远更广,让匠人的精神源远流长……
2016年取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旗级蒙古族传统金银铜器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称号。2017年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点布斯格嘎查成立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工作室。同年11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习培研修训班,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取得结业证书。
2018年3月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七星嘉园底店设立了银匠店。他的作品《蒙俗鼻烟壶》荣获乌梁素海小微旅游纪念品公益设计大赛二等奖,本人代表巴彦淖尔市参加自治区级木雕艺术品现场制作比赛,获得全区优秀奖。
店内处处弥漫着传统蒙古族元素气息
同年,齐天赐开设了内蒙古禾苏格尔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并同时经营线上店面,2019年成为巴彦淖尔市市级金银铜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目前,齐天赐经营着三个实体店,一家工厂,11名员工中,安置了4名残疾人。
“我自己是一名残疾人,此前的我,内向且不自信,如今,我不光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还可以站在很多人面前进行典型人物的分享。”齐天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除了在工厂安置残疾人就业,他还会将一些手工活交给无法出门的重度残疾人来做,他想通过自己的帮扶,让更多残疾人有活干、有钱挣。
未来,齐天赐希望将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同时,将其在视频上展现的银饰制作技巧、理念等内容整理成册,让这门手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