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11/202311151440426T5Gg9MUk0.jpg

平安金科板块资产“大腾挪”?陆控近10亿港元收购虚拟银行业务猜想

胡金华 2023-11-15 16:46:43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自9月27日中国平安负责金融科技的“一把手”陈心颖因个人原因离职后,平安集团旗下金科业务板块就开始出现变化。

11月14日,美港两地上市公司金融壹账通(06638.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与买方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陆控”)及全资子公司平安壹账通银行订立购股协议,公司有条件同意出售而买方有条件同意通过转让出售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对价为现金9.33亿港元;与此同时,在港交所上市的陆控(06623.HK)也发布了同样的收购公告。

作为平安金科板块中两大上市公司,金融壹账通主攻金融科技方向,陆控则在完成转型之后聚焦普惠金融市场,两者虽在技术上有共享的需求,不过在业务上并无交集,而金融壹账通将香港的虚拟银行业务“转让”给陆控,也引发业界猜想。

“平安壹账通银行自开业以来一直稳步发展,中小企业专属的虚拟银行发展战略奠定了稳健的业务基础。此次金融壹账通选择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布局和股东利益,公司将在下一阶段继续专注于自身的科技定位及技术驱动型产品服务的提升,致力于通过‘两提两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稳步推进与全球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沈崇锋表示。

为何收购虚拟银行

对于此次陆控“吃下”金融壹账通香港虚拟银行业务的资质,有市场人士认为可能是“左右倒手”的行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却并非那么简单。

至少从表面上看,金融壹账通在出售了香港虚拟银行业务之后,可以获得近10亿港元的收入,对于其仍在亏损的业绩是一次不小的补偿。金融壹账通公告披露内容显示,未来金融壹账通拟将所得资金用作一般营运资金运用,包括但不限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的提升、科技产品和服务配置资源的优化等。

金融壹账通发布的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下降14.9%;归母净亏损2.81亿元,同比减亏4.1亿元,减亏幅度达60%。截至9月末, 金融壹账通已服务了来自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菲律宾、越南等20个国家地区的173家境外金融机构。

“从业绩发布来看,金融壹账通得益于加快推出高定业务而亏损大幅收窄;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建议未来重点关注能够带来持续稳定收入的业务,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能力依然是用科技服务金融的能力,在线上业务、长尾客户服务、用户体验、科技等方面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成补充。金融壹账通出售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一方面和集团整体战略布局相关,另外也能够利用新的资金给未来新业务和产品升级输血。”对此博通分析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则表示,金融壹账通将业务中心重点定位科技和技术赋能领域,平安壹账通银行业务确实与金融壹账通科技输出业务并不匹配,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也有利于金融壹账通未来聚焦主业,稳步推进与全球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

另外从陆控方面来说,即使从收购成本上看,陆控也并未“吃亏”。据了解,此次陆控全资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的交易对价为9.33亿港元,交易对价低于金融壹账通对该银行约15亿港元的原投资成本。

“陆控以低于原始投资成本拿下了香港虚拟银行业务的牌照,且平安壹账通银行的贷款结余为18亿港元,资本充足率为100%,大幅高于相关监管规定。其所有贷款均是香港的中小企业贷款,未偿余额的很大一部分由香港政府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提供支持,属于一块极具潜力的资产业务,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是陆控凭借金融科技实力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陆控拥有超过18年数字化小微融资服务的丰富经验,精准把握各类金融机构的需求,结合对香港市场的理解,可凭借虚拟银行牌照打造创新数字化银行服务,以金融科技助力香港普惠金融,服务香港实体经济发展,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此,一位接近陆控的相关人士11月15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香港放开虚拟资产交易的机会

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催生的各类金融交易无疑是非常丰富的,而香港现有的8家虚拟银行与近期香港放开虚拟资产交易,其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业务交集,也引发业内关注。

“香港的虚拟银行其实就是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的提供的线上零售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都有包含。虚拟银行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处理微小、分散的信贷业务,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而随着香港重新开启对虚拟资产交易的闸门,对于香港地区的银行机构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机会,虽然当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与银行之间的业务链接还存在着监管障碍。”11月15日,香港一家虚拟资产交易机构负责人Wong Lu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其实今年以来,香港在重塑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目标,2022年10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内容指出,香港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持开放和兼容的态度,香港正在加紧筹备新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今年6月1日,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新发牌制度正式开始实施,香港特区证监会宣布开始接受新牌照申请;2023年6月13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重要部分,香港的监管框架全面涵盖公众与虚拟资产各方面的互动,确保投资者受到保障,同时顾及金融机构面对的风险;今年8月3日,港股BC科技发布公告称,旗下的交易所OSL已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提升现有牌照,即日起会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比特币及以太坊等主流币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8月28日,在更新了香港特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授予的两项主要牌照后,另外一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 Exchange也正式向零售交易者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而香港地区的传统银行似乎还在因为合规问题和监管框架的限制,仍然并未接受虚拟资产交易开户的业务需求。

在今年6月,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总裁余伟文曾针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在香港银行开户难问题表示,HKMA向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要求其接受加密交易所作为客户。但尽管香港给予了Web3行业政策利好,但落实起来,银行的合规要求和监管框架目前并未适应新兴业务的需求。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的启动,对于本地区银行来说只要满足监管条件和合规要求就可以,是一项前景广阔的业务,其中也包含虚拟银行。如果从纯交易角度来看,其中还潜藏着更多的托管费、融资、汇兑等多重需求,这对虚拟银行来说,也是潜藏的利好。” Wong Lu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