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8日,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超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再次打开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想象空间。
11月20日,上海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计划”)的通知。
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要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8日‘星舰’发射是年内第二次,这次发射相比前一次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是B9助推级的33台猛禽发动机破天荒地运行一切正常;二是验证了级间热分离技术,这一设计可以提高10%的入轨载荷。尽管此次星舰发射没有成功,但是在大推力火箭发射技术上马斯克无疑走在了全球前列。”11月19日,上海西郊北斗产业园内一位卫星设计技术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在该人士看来,上海此次发布的计划,未来太空产业的想象空间将是非常大的,而在技术端我国要有紧迫意识,形成自身完整的产业链。
打造“上海星”“上海箭”
“‘星舰’二次发射接近成功,意味着‘星舰’在技术路径上已经接近跑通,接下来无非是后续完善的问题了,伴随着‘星舰’的逐渐成熟,人类入轨能力有可能从年数百吨级提高到低成本的数千吨级。”国内一位资深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员孟岩向本报记者指出。
长三角地区一家商用卫星制造公司负责人黄斌(化名)则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如果说数百吨级的入轨能力相当于单桅帆船勇闯怒海,数千吨级的入轨能力基本等于造出来了多桅大帆船,在太空中建造复杂结构,建立月面大规模基地的条件会很快成熟,通讯卫星布网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人类在五十多年后,终于站在了大航天时代的门口,对于这种技术趋势,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赶超风。”黄斌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上海市政府下发的计划中,也特别提到了场景的应有。计划指出要聚焦空间技术与数据服务在城市、交通、气象、海洋、环境、安全、应急、能源、金融等重点行业的规模应用,拓展生活和消费级应用,形成30个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上海以一系列数字规划了未来两年产业链的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地面站、测运控中心、应用终端等自主建设能力,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此外,在商业航空信息产业领域着重提到了要做实做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火箭研制发射一体化能力。开发性价比高、成熟稳定、具有品牌效应的商业运载火箭,推进商业火箭制造、总装测试基地建设。推进长征六号丙、3.8米直径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并实现首飞;同时要建设国内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为下一阶段互联网、遥感探测等卫星系统建设提供支撑;并加快形成卫星地面接收站、信关站、任务管控系统、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加强芯片、模组、天线、终端、智能传感等终端系统供应链建设。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宽带、手机直连等智能终端研发,形成“场景互通、终端互联”的发展模式;提升商业星座设计建设运营能力,积极争取卫星互联网、综合时空(PNT)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大力支持千帆卫星星座、智慧天网、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等星座组网建设。开展卫星测运控平台建设,为多频段、不同轨道各类卫星系统提供发射段、在轨运行的测运控管理服务。
“卫星互联网有望开启并引领下一轮通信板块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虽尚处早期起步阶段,但发展进程提速显著。短期来看,前端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卫星发射进程提速率先受益;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卫星互联网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对此,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
两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
我国商业航天起步于2014年前后,2015年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促使体制内的人才和技术开始走向市场,多家创业公司相继成立,主要聚焦商业火箭和商业微小卫星两大方向,2015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元年。
而上海的商业航天产业主要在闵行、浦东、青浦、松江等区域,拥有闵行上海航天城、浦东卫星互联网科研基地、临港卫星制造集聚区、青浦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松江卫星产业基地等。在青浦北斗产业基地,落地企业包括华测导航、联适导航等;松江卫星产业基地,有中科辰新、迪爱斯等;闵行区则拥有航天八院、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则位于浦东。
2021年,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国防科工办、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上海市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在要求以北斗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瞄准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需求,着力突破北斗关键技术、大幅提升基础能力、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到2023年末,将上海打造成为北斗产业自主可控、多源融合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引领集聚区,推动北斗时空信息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其中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培育100家产业链优质企业,打造5家以上上市企业。
2022年,上海又率先发布了《关于本市推进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着眼卫星网络、载人和探月工程、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量子通信等任务,全力发挥上海的科技、产业、人才优势,加快打造空间信息领域的主力军。同时聚焦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聚焦支撑商业航天发展、聚焦培育空间信息应用、聚焦统筹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拓展合作深度广度。
在今年4月24日我国第8个“中国航天日”上,上海再次提出要强化协作联动,推动央企、国企、民企广泛合作,更好发挥“国家队+地方队”的联动优势,携手助推国家重大工程与商用卫星星座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并规划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为卫星产业发展的国家重要基地,重点聚焦微小卫星动力、卫星互联网、空间技术应用等框架,构建起高水平的空间信息产业体系。
彼时,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就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空间信息产业体系,在闵行、张江、临港、青浦、松江等区域,结合区域产业特征,聚焦研发、制造、应用等一些关键环节,形成了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上海空间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示范应用都走在全国前列。
“空间信息产业正呈现高增长的势头,也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当前正是股权投资机构发挥资金催化、纽带作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作为多年深耕新兴产业的国家基金管理机构,国投创合已投资了20余只涉足空间信息领域的子基金,直接或间接投资了相关产业链约60家创新型企业。”11月21日,国投创合总经理刘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