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颜源 于娜 北京报道
11月17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主题为“ESG数智化 创新驱动发展”的2023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金手杖奖揭晓仪式圆满举办。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首席分析师郝世超受邀出席,并联合华夏大健康研究院正式发布了《2023华夏大健康产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或“2023白皮书”),白皮书旨在发现中国大健康产业热点领域,分析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并结合行业理解与企业案例,反映该热点领域的发展趋势。
华夏大健康研究院与头豹研究院已经连续三年发布“华夏大健康产业白皮书”。 该白皮书被业内称为“大健康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风向标”。
2023白皮书从需求环境、监管与治理环境两个因素入手,解读了当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环境。白皮书指出,从需求环境来看,中国医疗需求已经由“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过渡,带动医疗消费从“生存型”向“消费型”扩展;从监管与治理环境来看,中国鼓励新药及器械的研发创新,深化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具备成熟创新的药械上市路径将更加畅通。
此外,白皮书还对生物药、AI医疗器械、商业保险等热点赛道进行了全景扫描与透析。
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白皮书通过对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观察和分析,需求环境、监管与治理环境、投资环境以及支付环境是四个重要影响因素,郝世超着重分析了前两个因素。
01 需求环境
郝世超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新兴起了许多银发经济相关的健康产业。2022年,中国15-59岁人口总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3.2%,相比较2001年下降6.6%。2022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从中国人口结构来看,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持续走低,人口增速放缓,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同时,在受众对医疗服务价格敏感程度与主要受众年龄层两个维度上,医疗服务产业的边界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延伸 ,呈现出向更高附加值、更广年龄跨度发展的趋势。
白皮书称,中国医疗需求已经由“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过渡,带动医疗消费从“生存型”向“消费型”扩展。
02 监管与治理环境
他表示,创新药NDA增速低于创新器械,伴随国家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新药好药加速过评,器械“宽进严管” ,药械上市路径将更加畅通。
自2018年以来,各类药品注册及上市批准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创新药IND批准数量由2018年的593件增长至2022年的1,615件,数量年复合增速为28.5%,创新药NDA批准数量波动增长,年复合增速为18.9%,药物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抗肿瘤、皮肤、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领域。
白皮书称,在医疗器械方面,创新器械获批增速为29.5%,高于创新药NDA的18.9%。原因在于,器审中心先后修订发布多项利好政策,为创新医疗器械开通绿色通道,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数量快速增长。例如,2022年,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有新突破,批准首个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创新医疗器械55个,创新医疗器获批数量与2021年相比增加57.1%,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于高水平医疗器械的需要。
“总的来看,中国鼓励新药及器械的研发创新,深化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具备成熟创新的药械上市路径将更加畅通。”郝世超说。
热点赛道:生物药
01 创新研究以跟跑热点前沿为主
白皮书显示,国内企业创新药实力不断提升,但创新研究以跟跑热点前沿为主,部分靶点有明显的过热现象。对比中国和全球的在研靶点情况,中国大多集中在国外已得到验证的靶点与技术赛道,如PD-1、PD-L1、EGFR等。2022年,全球前十大创新靶点集中度为7.7%,而中国这一数值为19.4%。
郝世超进一步指出,在资本环境中,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一级市场资本配置集中于下游的制药企业与CRO/CDMO企业,二者占比累计达到98%,但包括制药设备、原材料等在内的上游环节却鲜有资本涉足。值得注意的是,就中国生物药领域而言,培养基、色谱填料等耗材以及制药设备等环节的国产化率较低,国内生物医药供应链易遭受断供或输入性风险的冲击;就治疗领域层面,肿瘤及免疫系统药物分别占据了29.2%、13.8%的比重。可见,与药物研发类似,生物医药的一级市场资本配置也较为集中,核酸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拥有庞大市场估值空间,较受到资本青睐。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进入调整期,但基本盘仍然向好,中国正迅速成为生物制药生产强国,创新药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重新构建。
02 中国生物药行业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白皮书称,从企业药物研发看,部分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大型传统综合药企,其中2022年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超110亿元,成为断档式的存在。生物药行业具有技术导向、创新密集的特点,持续投入的研发资金为生物药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郝世超表示,在高额研发投入驱动下,国内创新药企的在研管线逐步丰富并陆续有重磅产品成功上市,例如,2021年,阿基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细胞治疗类产品;2022年,靶向GK的新机制降糖药多格列艾汀获批上市;2023年,具有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c-Met抑制剂谷美替尼获批上市。
数据显示,受益于创新驱动,2018年至2022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由2,622亿元增长至4,49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4.4%。在2022年,生物药占中国医药市场的比重虽然为27.1%,但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疫苗、重组蛋白质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生物药技术不断发展,已成为持续丰富行业的发展动力。头豹研究院预测,随着临床获批适应症的增加,生物药向医药其他疾病领域的应用率将不断提升,预计2027年生物药中国医药市场的比重可达38.9%。
热点赛道:AI医疗器械
01 AI医疗器械注册获批情况
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颁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对AI医疗器械类型进行界定,指出AI医疗器械是指基于“医疗器械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其预期用途的医疗器械,并对AI医疗器械生存周期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收集、算法设计、验证确认、更新控制等环节做出了规定,并提供了16类技术考量因素。
郝世超分析了国内AI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获批情况,得益于监管路径的清晰化及行业发展走向成熟,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获批三类证速度加快。
随后,郝世超指出,2020年1月,科亚医疗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获批中国首张医疗器械三类证,标志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正式开启商用篇章。AI医疗器械三类证获批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63款AI医疗器械获批三类证,整体呈上升趋势。
从覆盖领域来看,获批的覆盖领域所对应的市场空间是影响企业产品布局的重要因素。白皮书称,AI医疗器械覆盖胃肠道、心血管、脑血管、骨科、眼科等领域,其中应用于肺部和心血管的产品占比多,分别为28.6%及25.4%,反观宫颈癌、乳腺癌和医学检验等领域覆盖较少,占比均低于2%。
“从诊疗用途来看,智能化为医疗器械产业带来跨越式的发展机遇,AI医疗器械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癌症、术前规划、病灶检测、靶区勾画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郝世超说。
02 AI医疗器械应用场景
回归现在,中国AI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AI医疗器械产业具备应用价值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催生出大量创新用途和场景。
白皮书称,AI医疗器械逐步应用于筛查、诊断、治疗、临床决策、健康管理和康复管理等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有潜力覆盖肺癌、乳腺癌、肝癌、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和骨科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病种,从提升医学装备供给能力、优化诊疗流程、创新医学手段等方面赋能医疗行业。
郝世超认为,AI医疗器械围绕医疗行业现存核心痛点和亟待解决的需求将有多元应用场景。预计至2030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过60%的领域有癌症领域、肺炎诊断、冠心病诊断和骨折诊断,其中癌症领域未来市场前景最好,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超过200亿元。
热点赛道:商业保险
01 “沙漏型”医疗保障结构现状
郝世超介绍道,中国用户对保险的购买意愿正在上升,但受制于个人支付能力和实际支付意愿,千元以上的产品始终难以获得保费的规模化增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投资保障诉求扩大。中国医疗支出中个人自付比例超过40%,而同期日本、德国和美国均低于15%。目前,中国医疗保障仍存在保障诉求扩大、个人自付比例高、医保支付压力大、商保渗透不足等痛点。
与此同时,对比分析各省市的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可以发现,保险密度中,北京、深圳、上海、江苏等在内的地区保险密度超全国平均水平,而甘肃、贵州等七个地区保险密度则不足2,000元/人,其中北京的保险密度达12,604元/人,远超其余省市;而保险深度中,各省市的保险深度方差较保险密度的小,北京与黑龙江的保险密度仅差0.4%。
从上述数据分析得出,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大众保险意识的强弱与当地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保险市场具备空间不均衡的特性,而且保险业在前部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当,中国商业医疗保险仍有较高的发展空间。
02政策推动“金字塔型”转变
对此,国家出台政策积极推动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在中长期由“沙漏型”向“金字塔型”演变。“健康中国2030“ 正式提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自2020年起,政府鼓励商业健康险发展,明确2025年商业健康险规模力争两万亿的阶段性目标,并鼓励长期保障、产品+服务融合、企业和团体业务发展。
白皮书显示,2012至2022年,中国保险密度由1,131元/人增长至3,326元/人,创历史新高,持续向全球平均数靠拢;2022年中国保险深度为3.9%,年复合增速为2.9%。
最后,郝世超总结道,保险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利好政策出台、业内监管完善及人们参保意识提高等因素驱动下,行业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尤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商业保险渗透面将更快扩张。
编辑:孙梦圆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