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文
2023年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同比下降16%、15.1%。
一、公共财政收入降幅收窄
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2023年10月公共财政收入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其中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速均有所回升,印证经济复苏势头较好。1-10月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8.1%;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的累计同比为-1.7%,连续两月看到边际好转。分类看,1-9月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0.7%,剔除留抵退税因素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1.3%、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下降3.8%,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分税种来看,10月税收增长呈现以下特征:
1、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回升,10月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10月企业所得税累计同比下降6.3%,较9月降幅收窄1.1个百分点,或得益于8月、9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持续改善。
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扰动后,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速小幅上升,反映经济活跃程度有所改善。以财政部公布的剔除留抵退税影响的增值税收入增速倒推,今年10月增值税收入累计同比增加4.8%,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6个月的回落趋势。
3、车辆购置税累计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9.2%,已连续九个月回暖。由于排放升级因素影响,10月汽车市场价格促销力度加大,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亦频出。工信部、商务部为推动新能源车下乡启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均对提振消费信心有明显的增进效果。10月份,我国汽车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4%(较上月提升8.6%),占10月社零总额的9.5%。
4、地产行业相关税种降幅有所收窄,恢复的持续性有待观察。10月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包括耕地占用税、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累计同比下降3.85%,降幅较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仍为税收分项中降幅最大的领域。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11.3%,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则继续下降10.9%,降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房地产行业趋势性企稳仍需时日。
5、个人所得税降幅有所扩大,国内消费税降幅则收窄。10月个人所得税累计同比下降0.5%,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增速仍处负值区间。今年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回升,但个人所得税增速却持续处在负值区间,或主要与9月以来居民缴税负担减轻有关。10月国内消费税收入累计同比为-4.8%,较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暖。10月份社零数据显示消费持续修复,存量房贷利率调降或亦对消费形成一定促进。
6、进口环节税收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10月中国进口增速明显改善。10月进口环节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11%,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3和1.1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增速累计同比为-3.8%,降幅较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
二、公共财政支出继续提速
公共财政支出提速。1-10月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4.6%,高于上月的3.9%,但低于5.6%的全年预算支出增速。
10月公共财政支出在基建领域的支出明显加大,对于民生、教育、科技等领域也保证了一定的支出强度。
1、1-10月与传统基建相关的四个支出分项(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合计累计同比从上月的0.8%上升至1.8%,当月同比则由上月的10%上升至15.6%。一般公共财政对于基建的支持力度加大,但10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却由上月的6.8%降至5.7%,或因化债背景下预算外资金对基建的支持力度不强。随着1万亿国债增发和部分落地使用,基建投资仍有后劲。
2、1-10月公共财政投向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累计同比增速提升至8.7%,略高于上月,一定程度上助力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月维持在5%的水平。1-10月公共财政投向教育领域的支出累计同比增速小幅上升至5.0%,投向科学技术领域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上升至4.5%。
3、1-10月公共财政投向卫生健康的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较上月略降,至2.9%;债务付息支出增速累计同比降至4.1%。
1-10月财政赤字使用进度仍然偏慢,后续随着再融资债和特别国债资金的拨付,财政发力可期。今年1-10月公共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86.3%,快于疫情影响下的2022年,但相比历史年份仍然偏慢;公共财政支出完成全年预算的78.4%,为疫情以来最高的年份,但仍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1-10月公共财政收、支进度差为7.9%,高于去年同期的5.3%、也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出进度仍偏慢。以使用赤字/(预算赤字+调入资金)衡量的赤字使用率,今年1-10月为41.6%,仅高于2021年。年末1万亿国债增发将逐步落地,赤字使用有较大加速空间。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进度仍慢
1-10月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下滑对政府性基金收支的拖累仍加深。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为-16%(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相比年初财政预算设定的全年增长0.37%差距较大。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同比为-20.5%,跌幅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1-10月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到93%。
政府性基金支出仍受收入拖累。1-10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为-15.1%,降幅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56%,仅高于去年同期,明显低于2021年以前水平;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全年预算的61.8%,仅高于2021年。1-10月政府性基金收、支进度差为-5.8%,仅高于去年,显著低于2021年之前正值水平。
后续建议重点关注“三大工程”对政府性基金收支两端的提振。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 “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建设,潘功胜行长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上也提到要为 “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若资金和项目规划进一步明朗,“三大工程”的推进有望加快推动房地产走向新发展模式,并对政府性基金收支两端形成一定提振。
综合两本账来看,1-10月我国广义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5%,连续6个月下降;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1.2%,连续三个月回升,体现出财政支出端的持续发力。1-10月广义财政收、支累计增速差为3.8%,较上月下降,10月广义财政力度持续加大。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审议通过年内增发1万亿国债,之后明确了万亿增发国债额度不按地方切块,而是根据项目质量和成熟度来安排资金;截至11月16日,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已发行1.26万亿,据21财经报道,部分特殊再融资债资金已拨付企业,多只城投债拟提前兑付。
我们认为,后续积极财政趋势明确。
一是,财政政策方面,可重点关注化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相关政策出台。
二是,货币政策需积极配合,支持化债及“三大工程”建设。“置换化债+金融支持化债+特别国债”方案之外,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谈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时表示,“必要时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或是央行化债SPV(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的官宣。除此之外,央行还可能通过专项贷款、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政策工具,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三大工程”建设。
三是, 2024年财政预算也有望更加积极。经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3年赤字率水平调增至3.8%左右,或意味着3%的赤字率已不再是特殊情形下的“紧约束”,这种政策理念上的突破值得高度关注。我们认为,2024年赤字率或将定在3.5%以上,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以巩固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尽快将GDP增速推升至合理区间。
(作者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见习编辑:刘锦平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