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高新区”)等园区发挥着重要载体和引擎作用。
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在“发挥国家高新区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坚持继承巩固、创新发展,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高新区是新型工业化的火车头,也是承担着产业核心技术突围的重任。从目前国家高新区设立情况来看,不同的高新区之间产业技术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高新区根据地方产业的规划,包括地方产业经济的转型,因地制宜地规划了符合地方与区域中长期发展的产业技术,并将这些产业链的核心技术集中在各地的高新区中。特别是在新时期产业经济的高水平转型发展过程中,借助于国家高新区在核心技术层面的突破为引擎,就能为各地方构建新时期具有高质量竞争力的产业链。”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陈根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新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建设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截至2023年11月,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8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建设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高新”动力,178家国家高新区前三季度发展总体向好,实现营业收入37.66万亿元,同比增长4.22%,实现利润总额3.32万亿元。
事实上,国家高新区设立35年来,不断发挥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作用,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2022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万亿元,创造了全国14.3%的GDP,贡献了全国13.6%的税收。
不仅如此,高新区培育壮大了高科技产业集群,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分别占到了全国的17%、50%和35%。支撑建设了3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了1/3的高新技术企业、2/3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高新区通过强化创新策源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并在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下,成为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主要阵地。
陈根认为,高新区的提出与设立是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中,非常重大的一次顶层战略设计。从高新区的设立角度出发,主要就是为了在某些领域集中培养与形成产业链优势、技术集群优势、产业协同攻克优势。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工业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要想在短时间内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赶超欧美,就需要借助于我们的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就是政府统筹协调,在特定的区域集中投入培育产业技术,从而实现核心技术的突围与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今年9月,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认为,国家高新区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重要优势。
为此,他表示,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主要包括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个方面。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重要措施之一,受益于这一决策的产业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量子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这些产业将有望在国家高新区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工信部不仅将发力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更强调要推进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即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产业创新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对接,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