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燕 于娜 北京报道
2023年10月26日,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战胜日本队,获得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轮椅篮球比赛冠军,陈琦正是这支冠军队伍的教练。
两个月后的12月2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以“新时代公益的持守与创新”——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在北京隆重启幕。陈琦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与轮椅篮球的故事。
据陈琦介绍,轮椅篮球是198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到我们国家,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实进度与国际上其他地区相比仍稍显滞后,目前国内注册的轮椅篮球运动员只有400名。
2020年,中国残疾人体管中心、中国残疾人基金会,还有“CBA你我TA”的公益平台创建了“轮椅上的篮球梦”公益基金项目。对陈琦而言,让更多的残疾人奋斗之后能看到希望,是他的初心。
陈琦在1999年参加轮椅篮球项目,直到2008年北京残奥会退役之后,才在2011年成为广东省女子轮椅篮球队的教练员,2015年成为国家轮椅篮球女队教练员。
回想当年,彼时广东省队这个项目成绩较差,项目面临下马,由于想把自己所学分享给队员,陈琦果断担任了这支队伍教练员。期间,陈琦意识到很多基层残疾人运动员虽然连省会城市都没去过,但最终他们在诸多困难之中,仍然努力着一步步走出省队,走到国家队。
在陈琦看来,残疾人体育,特别是轮椅篮球是集体项目,对于身心康复作用非常大。很多截瘫运动员通过两到三年训练,大小便失禁情况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这是因为在比赛当中主动滑轮椅,在拼抢过程中对核心的锻炼无形中起到康复作用,集体运动对这些运动员的心智乃至交流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国内轮椅篮球活动相比国际上其他地区的发展仍稍显滞后,例如日本现在有200支队伍;欧美有几十万人口从事这项运动;在欧洲这一项目不叫轮椅篮球,而是被命名为器械篮球,很多健全人也会与残疾人一起玩。因为他们是把轮椅篮球作为康复项目在推动,而我们国家还滞留在原来改革开放初期的赛会制,四年才有一次比赛,一年才有一次锦标赛。
陈琦表示,集体项目需要比赛来促进队员成长,这方面我国其实稍显滞后。“很多残疾人运动员干到一半就出去谋生了,每一次来集训又要辞掉工作来参加集训比赛,这一境况亟需改善。”陈琦坦言。
谈及当前国内轮椅篮球队的需求,陈琦表示,目前这一项目第一需要的是身心的康复,第二是缺资金。有了这些,能让更多的好运动员留在这个行业。
“轮椅篮球是一个很苦的项目,同时也很酷,特别是女孩子,双手基本经历了从水泡到血泡再到老茧的过程。”陈琦说。
对于未来,陈琦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巴黎残奥会上能够圆梦,拿一块金牌,让五星红旗在巴黎升起,国歌被奏响,以此来更好地推动轮椅篮球联赛在国内尽早地成立。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