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12/20231227161124D3SH42r1QX.jpeg

两个月对外授权三款创新药,基石药业“减负瘦身”再获5000万美元资金

胡金华 2023-12-27 17:39:01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医药圈“寒冬”要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些,而一众创新药开发企业则进一步“减负瘦身”、储备过冬粮。

12月21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宣布将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拓舒沃®(艾伏尼布片)的独家权利转让给施维雅公司,同时基石药业也将获得总额5000万美元的付款。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11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将其研发的PD-1单抗nofazinlimab(CS1003)药物生产、销售转让给沈阳三生制药,获得60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以及商业化阶段的销售付款和梯度销售分成;同时还将药品普拉替尼的部分权益进行对外授权或转让。

“该交易预计将为基石药业实现潜在的未来现金流,亦旨在收回对该资产的历史投资。该项交易带来的获益将有助于基石药业优化资源配置,专注研发更多具有全球权益的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优的候选药物。”对于最新交易获得的款项,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如是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石药业的举措并不意外,在整个医药圈遭受“寒冬”侵袭之下,创新药企砍掉并不擅长的生产、销售条线,专注于研发领域,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现金流以支撑未来的业务。

创新药企的“新融资法”

“中国创新药经历过去三年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上千家创新药公司和产出了数千件临床批件,但总体获批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品种依旧寥寥无几。而在一级市场上,尤其针对肿瘤等高疑难杂症的创新药领域也在这两年受到冲击,从原先的资本热捧到如今的门庭冷落,境内外的上市创新药企在完成研发之后生产、销售环节的费用很高昂,如果没有持续的现金流,对于药企本身而言就不得不通过出售专利来回笼资金,这也算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融资策略。” 12月26日,上海一家大型投行部负责人黄楠(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而诚如基石药业本次交易来说,公司方面也表示交易有益于专注研发。

根据公开消息记者也了解到,基石药业将以4400万美元的交易价格将拓舒沃在以上区域的权益转让给施维雅,并将在交易交接完成后再获得600万美元的交易款项。

杨建新对此称,在过去的近三年里,公司与施维雅联合在亚洲地区开发和商业化拓舒沃,使之成为中国首个IDH1抑制剂,最大程度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

“基石药业为该药的商业化作出了巨大努力,在已授权区域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该交易带来的获益将有助于我们专注研发更多具有全球权益的同类首创、同类最优药物,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创新疗法。”杨建新称。

施维雅全球产品战略执行副总裁Philippe Gonnard则在21日表示,拓舒沃是用于治疗携带IDH1突变癌症患者的突破性疗法。这项协议与其全球肿瘤学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将推动施维雅为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罕见及难治性癌症患者提供开创性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1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拓舒沃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携带易感IDH1突变的成年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自在中国大陆上市以来,拓舒沃已在超过80家医院和DTP药房列名,被纳入约百项城市和商业保险。此外,拓舒沃也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开展了指定患者用药项目(NPP)。

“减负瘦身”走得更远

12月27日,上海一位医药圈的资深人士陈美(化名)告诉本报记者,身处医药寒冬,面临高额的销售开支、里程碑费用及销售分成,药企将产品专利转让很难说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成立于2015年12月的基石药业,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快”是外界最早给它贴上的标签;2019年2月,乘着国内创新药发展的东风,成立不到3年的基石药业顺利在港股上市,发行价为12港元/股,募资净额约20.85亿港元。

此后,基石药业又再度刷新生物科技企业商业化的速度,成立六年即完成了四款FIC/BIC(全球首创/同类最佳)肿瘤创新药的上市,包括1款自研产品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择捷美)和3款License-in(授权引进)产品,分别是普拉替尼、阿伐替尼片(商品名:泰吉华)和艾伏尼布片。

据医药产业研究平台“医曜”统计,为了孵化这三款授权引进产品,基石药业在2019—2022年这四年的时间里合计花费超过35亿元。但在产品销售收入方面,2021年年报显示,普吉华及泰吉华于上市后的前8个月内净销售额合计为1.63亿元;2022年,普吉华、泰吉华和拓舒沃产生净销售额合计约3.64亿元;2023上半年,普吉华、泰吉华和拓舒沃产生的净销售额合计约2.47亿元;财报数据显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基石药业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对应为1.42亿元、3.64亿元、3.27亿元、1.31亿元。

“入不敷出是创新药财报的普遍现状,不仅是基石药业,国内诸如大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哪一家不是亏损数十亿元以上,三年前可以靠着一二级市场融资支撑快速扩张,现在全市场不景气,如果仍要维持前期的高举高打模式肯定不能长久,一些规模较小的上市创新药企业只能砍掉部分业务。”黄楠对本报记者坦言。

与此同时,也有国内一级市场投资人士指出,基于市场实际存在的用药需求,政府给了激励政策,之后资金开始流入,在企业产品达到临床晚期并最终上市后,企业IPO,资本退出,收回成本和收益,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循环。当这个循环形成正向效应后,原则上创新药行业应该越来越活跃。但实际上这个循环的每个关键节点都可能受到太多的其他外界因素干扰,或正反馈或负反馈,当核心负反馈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循环就变得动荡或低效。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导致医药寒冬的因素包括一二级市场倒挂,资本投资意愿降低,叠加港股和美股生物技术指数,二者走势一致,中美创新药都在走下行趋势;其次,内卷推动成本上升,产出率降低,肿瘤是中国创新药集中度最高的领域,在首次提交临床试验申请的品种中60%以上是肿瘤药,国内创新药研发十分内卷,同质化竞争激烈;第三是国内创新药溢价率低,国内上市的CAR-T治疗,费用120万人民币治疗一次,不降价很难进入医保,医保谈价,对患者是巨大福利,但是折射出来的信号却对创新药不友好,可能牺牲的是创新药高风险、高回报的商业逻辑;第四优质创新稀缺,投机逻辑失灵,创新进入深水区,在医药行情火热的2021年,很多创新药公司做个PPT,创始团队刷个脸就能融资上亿元以上,创始人敢开价,投资人也敢给,但此时正在回归到更关注医药的‘0-1’创新水平、企业运营效率、产品市场价值、出海确定性等这些更冷静、客观的预期层面。”该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