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会
2023年即将收官,回首过去一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备受关注。
正是在这一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随后,轰轰烈烈的“一揽子化债”大幕徐徐拉开。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重启,中央增发万亿元国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化债举措,让市场看到了地方债务风险缓释的曙光。
2024年即将到来。这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经济修复的关键一年,也是债券市场重构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挑战。任何复杂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地方债务化解亦如是。
“一揽子化债”大幕刚拉开,未来如何“拆弹”未完待续。
化债加速进行时,特殊再融资债重启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不过,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地方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地方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35.07万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约14.4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约20.67万亿元,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地方债风险主要集中在隐性债务。所谓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在我国,地方隐性债务主体主要是当地投融资平台公司。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重要任务。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更是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部分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仍存在偏高的情况,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今年以来,一些地方曾公开表示化解债务艰难,仅凭自身能力无法有效解决,引发市场担忧。
不过,随后隐性债务化解便迎来破局。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此后,财政金融联手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化债”大幕徐徐拉开。
今年9月底,内蒙古拟发行600多亿元再融资债券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打响了全国化债的第一枪。不同于用来偿还政府到期债券本金的普通再融资债券,此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行的再融资债券是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2018年之前认定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拖欠企业账款,属于特殊再融资债券。
“特殊再融资债券并非首次出现,”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用途都与隐性债务化解有关。之前曾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以及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
此后,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在全国多地加速推进。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29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超过1.38万亿元,其中,贵州、天津、云南规模位列前三。在此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中,各地所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直指隐性债务化解,主要用于偿还拖欠款、纳入隐性债务的非标及城投债券。与此同时,金融系统尤其银行也通过对相关贷款展期降息及债务置换的形式参与地方债务化解。
“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特殊再融资有助于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助力稳增长‘轻装前行’。”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债务置换、有助于大幅降低付息成本、化解债务风险;同时,伴随地方债务的持续累积、政策也一直在完善新增债券的分配机制,以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需要;地方债务置换等,有利于部分省市融资注入“新鲜血液”。
化债政策逐步落地,提前兑付强信心
10月30日至31日,对于众多投资者关心的地方债务化解问题,在时隔六年召开的金融领域最高规格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被提及。
不过,相比上次会议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本次会议提出的“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显然要“温和”许多,在遏制债务增量的同时,更加强调存量债务化解。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举有利于降低地方债务可能违约的风险,提振了市场信心,有利于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从“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提出,到“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出台,再到中央增发万亿国债开始落地,化债利好政策频出,为市场抛出“定心丸”。
城投债提前兑付节奏亦明显加快。
根据财通证券研究所的统计,今年10月至11月公告的城投债提前兑付金额分别为207.6亿元、264.99亿元。而在12月,前15日的提前兑付规模就已超过400亿元,远超11月全月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提前兑付潮中,弱财力省份城投提前兑付金额较大。截止12月15日,2023年,贵州、广西、湖南分别提前偿还214.33亿元、127.60亿元、190.91亿元,而在此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中,这三个省份的发行规模均排在全国前列。
“大规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和城投企业流动性压力。”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过,要改善城投企业的基本面,单依靠再融资债券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其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拆弹”持续推进,“一揽子化债”未完待续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亦不是一蹴而就的,但2023年显然开了个好头,明年,地方债“拆弹”工作必将持续进行。
12月21日至22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对2024年财政工作作出部署的同时,会议要求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展望2024年,业内认为,为稳经济促投资,财政政策有望再度加力。
平安首经钟正生团队认为,财政政策方面,财政赤字率有必要保持较高水平,以缓解房地产转型对经济增长、地方债务化解与金融稳定带来的额外压力。预计狭义赤字率或在3.6%到4%左右;节奏上,可能“前置”发力,与2023年的“后置”有机衔接;结构上,在保证经济事务、住房建设等支出的基础上,有望更向民生和社会保障倾斜。
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地已将新一年的发债计划提上日程。来自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河北、山西、海南、江苏等地陆续披露2024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预计发债规模超过2200亿元。
对此,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地方启动2024年发债计划工作,意味着2024年财政政策有望前置发力,重大项目和基建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他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会适度加力,全年总体保持均衡。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