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第一个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为有效解决好这一问题,2024年1月一开工,全国各地呈现出来的就是紧锣密鼓上项目。
快比慢好,不过,再快的投资,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还要讲究有效投资、精准投资,要把内需补缺口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不仅要解决短期内需不足的燃眉之急,更要谋划高质量发展的远期需要。
细分新年新开工的投资项目,我们确实能看到投资发力的精准性。
比如,深圳市1月2日,2024年首批205个新项目建设开工,分布在重大科技和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等领域,具体到产业大区宝安区,82个开工项目总投资819亿,包括芯片和数字视讯、电网数字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方向。
比如,苏州市2024年一季度计划开工的324个产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147个,年度计划投资257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先进制造业项目占128个,年度计划投资148亿元。
再比如,上海市闵行区2024年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8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就涵盖了数字经济、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而在闵行区全年拟安排的70个重大产业项目上,计划总投资超800亿元,项目产业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命健康等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
再具体一些来看上海的高端产业投资项目,最新的信息是,2024年,上海计划新建设70家市级智能工厂,其中达到示范性和标杆性的比例力争超过70%。最有力的投资,在新建工厂,而最精准有效的工厂投资,莫过于投资代表了最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工厂。
在外需不足的背景下,如何着力扩大内需,其实,新年新开工的这些精准有效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项目,充分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值得深挖的潜力。
大量的好的储备项目,是第一步。就像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所说,首先要科学合理找准政府投资方向,围绕着强国战略、民族复兴一些重大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来开展,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也包括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等,切实谋划2024年的投资方向。
而要拉动这些项目,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尤为关键,这是第二步。激发企业家信心,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则是第三步。最后,通过拉动民间投资,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更进一步讲,外需也是能够稳得住的,并且必须要稳住,毕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传递出的强烈信号是,“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中国的市场够大,世界的市场更大,只要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不变,只要中国的企业创新能提供更新更具性价比的爆款产品,只要高水平开放的势头不变,世界还需要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需求不足就不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