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俄罗斯“杀疯了”。
1月14日,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数据显示,2023年在俄罗斯汽车(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前十名中,有六个中国汽车品牌。2023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在逐渐回复的销售及生产节奏的帮助下共计销售新车105.87万辆,同比2022年增长69%。其中,第一名是俄罗斯品牌拉达(Lada),全年销量为32.44万辆。第二名是奇瑞,销量11.89万辆,同比增长2倍,市场份额11.2%;第三名是哈弗,销量11.17万辆,同比增长2.3倍,市场份额10.6%。其余的是吉利、长安、星途、奇瑞子品牌欧萌达、韩国起亚、现代和日本丰田。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吉利及欧萌达也出现了超过2倍的同比增长。此外,坦克、理想和江淮这三个中国品牌则在2023年年末进入过月销品牌前十。
与此同时,根据俄罗斯大型商业银行奥特克里捷银行日前发布的一项市场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所占份额增至49%。
中国车企掘金俄罗斯市场
在业内看来,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中国汽车品牌自身产品力不断提升外,还有多家西方汽车制造商退出俄罗斯市场所致。《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包括大众、日产、福特、奔驰、宝马、通用、捷豹路虎等汽车品牌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和销售汽车。
众多品牌退出俄罗斯汽车市场后,中国汽车品牌迅速填补这一空白。据俄罗斯汽车统计分析公司专家统计,2023年,共有海马、红旗、北汽等19个中国品牌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加上此前的哈弗、奇瑞、吉利等16个品牌,目前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品牌共有35个。同时,还有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销售的阿维塔、比亚迪、高合等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销售的中国品牌有近60个。车型方面,正式在俄罗斯销售的各中国品牌2023年共推出近100款车型。汽车统计公司称,如果加上平行进口的产品,目前俄市场上的中国车型大幅超过这一数字。
“随着俄罗斯市场的红利被逐步发现,还会有更多的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该市场,届时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也会进一步提升。”汽车分析师徐嘉平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在俄罗斯市场收获较高的销量,也与地理上的临近有关。在其他品牌没有退出俄罗斯市场时,中国汽车品牌就已经在俄罗斯进行了布局,提升品牌形象。
正如徐嘉平所言,我国汽车品牌很早就对俄罗斯市场进行了发掘,尤其是奇瑞汽车。2007年,奇瑞汽车就进入俄罗斯市场,第一年就收获了3.7万辆的年销量,超过了在俄罗斯耕耘多年的大众和PSA集团。目前,俄罗斯已经成为奇瑞汽车表现最好的海外市场。
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造了图拉工厂,哈弗F7、哈弗F7x、哈弗H9、JOLION等多款车型实现了俄罗斯本土化生产。而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仅哈弗F7一款车型就推出了12款不同的配置。
吉利汽车将工厂设在了白俄罗斯,目前最畅销的车型是吉利Monjaro,该车国内同款车型为星越L,这款车在俄罗斯的售价接近500万卢布(约合41万元人民币),虽然售价较高,但在俄罗斯,Monjaro是最好卖的四驱车型,12月销量达5070辆。
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我国车企布局的深入,销量也会进一步提升。Autostat专家预测,2024年俄罗斯的汽车销售量将增长18%,达到125万辆。在更乐观的情景下,销售量甚至可能增长32%,达到140万辆。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火热。Autostat对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它们将继续扩大在俄市场的影响力。随着理想、坦克等定位高端的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俄罗斯。2024年,俄罗斯高端汽车市场空白也有望被中国品牌车型快速填补。
不过,在全球电动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俄罗斯公司也开始走向电动汽车本土生产的道路。其中,利佩茨克州的马达投资公司(Motorinvest)可年产10万辆电动车,在2022年底已经建立Evolute品牌4个车型生产。据了解,该公司与俄工贸部和利佩茨克州签订了特殊投资合同,将在11年内对Evolute品牌投资130亿卢布,其间计划生产超过24万辆电动汽车,本地化程度达到5000分。俄工贸部本地化评分最高为8800分,国产零部件越多,分数越高。
马达投资公司表示,本地化不会一蹴而就,计划到2032年最终阶段实现全国产化。该阶段动力电池、逆变器和电机都将用国内供货商产品。
由此来看,中国汽车品牌除了要面对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还要与俄罗斯本土品牌进行较量。徐嘉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汽车企业要时刻警惕,毕竟现中国汽车能够受海外消费者欢迎是由于其拥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服务体系,如果无法保证这些,那与其他品牌相比优势就小了很多。因此,中国车企在寻求海外突围的同时,也要努力适应当地的发展,做好本土化。”
的确,本土化是我国企业出海发展必须要做到的一点,也是打响中国品牌的必由之路。这就要各家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服务意识,谋求海外合作伙伴,在当地构建产业链和服务体系,服务好当地消费者。
徐嘉平进一步指出,尽管我国汽车出口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依旧要向上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在全球化发展中抢得先机。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