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近期,北京农商行官网发布公告,关文杰任北京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前,关文杰为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作为一名“70后”,关文杰升任华夏银行行长时间并不算久,2023年4月底,关文杰的行长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至今仅9个多月。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1月18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华夏银行资产超4万亿元,但对于关文杰来说,担任北京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属于升任,侧面反映关文杰的能力受到认可。
银行系统“老兵”掌舵万亿级农商行
从华夏银行青岛支行财会处副处长,一路走到华夏银行副行长,关文杰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70后”银行高管。
资料显示,关文杰1970年10月出生,拥有硕士学位,是高级会计师。他于1988年在银行体系内工作,曾任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台东区办事处财会科副科长、铁路专业支行会计科科长、财会科科长,此后加入华夏银行。
关文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988年参加银行工作,在银行系统内工作时间长达34年,拥有国有大行工作经历,在华夏银行内也浸润了20多年。
简历上看,关文杰的早年职业轨迹主要在山东青岛。离开建行后,关文杰到华夏银行青岛支行担任计划财会处副处长,从主要负责的财会工作一路做到了青岛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以及党委书记、行长的职务。
到华夏银行总行后,关文杰的工作也主要分布在会计财务等领域。据披露,2014年2月起,关文杰开始担任华夏银行财务负责人,到2017年1月开始兼任该行副行长,2022年11月被董事会同意聘任为行长,并于次年4月被监管核准任职资格,直至目前。
曾有近华夏银行人士表示,关文杰年富力强,开拓创新,推崇金融科技的运用。
此前,关文杰也在公开场合中多次就产业数字金融、数字化转型等话题发声。最近一次是在2023年8月,关文杰在一论坛上提到,当前数字技术迭代演化,并且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持续推进,产业端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对于关文杰的辞任,华夏银行也对其任职期间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华夏银行表示,关文杰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该行改革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推动战略规划落地实施和经营转型、推进风险合规管控提质增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系统性管理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该行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文杰履新后,将带领的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班底。2023年全年,北京农商行的行长、副行长都有变化。
2023年7月19日,北京农商行公告,监管部门已核准白晓东担任本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而稍早前,毛文利、韩继炀相继升任北京农商行副行长。
目前,北京农商行高管架构为“一正三副”,共计6名成员,除上述成员外,还包括副行长田晖,行长助理王正茂、刘薪屹。
廖鹤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高管在银行间流动,有利于中小银行内部治理的完善、资源配置的优化、优秀经验的获取、自身相关业务的拓展。
IPO筹备已有12年
显然,落在关文杰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北京农商银行改制成立于2005年10月19日,是国务院首家批准组建的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创立于1951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据北京农商行官网显示,目前该行在北京市布设各类物理服务渠道超2600家,金融服务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和乡镇。
根据2023年三季报数据,截至2023年9月末,北京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1.25万亿元,较2023年年初增加1294.58亿元,增长11.56%。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8.23亿元,同比增长1.18%;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85.15亿元。
在近期召开的2024年改革发展研讨会中,北京农商行管理层明确提出“在实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的基础上,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资产规模破万亿的4家农商行中,北京农商行是目前唯一仍未成功上市的农商行,另外三家为重庆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广州农商行。
事实上,早在2011年12月,北京农商行就提出了成立IPO领导小组和工作组,2018年就开始接受IPO辅导。但时至今日,北京农商行的上市之路依旧未有实质进展。
近两年,在金融让利实体的背景下,新发和存量贷款利率不断下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传统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北京农商行同样面临息差收窄、收入增长放缓等多方面的压力。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北京农商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5.3亿元、188.39亿元、165.65亿元、165.86亿元、152.6亿元,净利润72.52亿元、82.29亿元、74.15亿元、75.78亿元、79.06亿元。
因此市场关注在关文杰的“掌舵”之下,北京农商行是否有望完成上市梦。
此外,《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开年至今,已有十余家上市银行高管密集变阵。其中,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常熟农商行等相继宣布高管辞任或聘任的消息。
从离任高管的去向和就任高管的履历不难看出,银行人才“圈内”流动较为频繁。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银行高管密集调整既有工作调动原因,也有年龄因素,未来银行人事变动预计会更加频繁,体系内部流动依然是最常见的模式。
廖鹤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市银行高管密集调整的原因,主要是人事安排导致的工作调动以及因年龄原因而辞任。在银行业发展谋求深化改革、创新与科技加速结合的当下,人员配置调整更为频繁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以期调整人员结构适应未来发展带来业绩提升。
“银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人员专业程度较高,不少涉及复杂的金融业务和规章制度。银行人才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具备了特定的技能和能力,更容易在银行业内流动。”廖鹤凯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到,未来银行人事变动预计会更加频繁,体系内部流动依然是最常见的模式。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