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1/20240123122804M7ZX8wXhlu.jpg

北京营商环境从“跟跑”到“领跑”,如何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张智 2024-1-23 13:11:18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优化营商环境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营商环境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多位政协委员呼吁,要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1.0到 6.0版改革方案、实现营商环境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当前,北京市营商环境建设已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北京市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的针对性、靶向性、精准性,使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对此,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应不断完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强化服务资源供给,帮助民营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恢复市场活力。

牢牢把握“开放”主线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明年经济工作的首位,会议明确,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此,陶匡淳在提案中表示,北京作为科创中心,应牢牢把握“开放”这条主线,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吸引境内外企业和人才,共享发展红利。

他建议,应进一步优化跨境个人服务,为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建议出台跨境个人服务贸易发展相关指导目录,对跨境个人服务贸易等进行系统性指导;进一步丰富、升级并开发更多贴合国外游客消费习惯的入境游产品;同时,加强对跨境人才的服务,吸引更多人才来华发展,促进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为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目前,北京市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等第三方服务供给较少,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尤其在公共服务领域。他建议,北京应优化第三方服务供给,综合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侧主体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相关的涉企服务引导工作。

在企业出海方面,陶匡淳建议,应建立完善企业出海官方全流程指引,从出海筹备、落地、运营等各阶段涉及的政务服务及其他服务事项提供指引;充分利用“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并优化官方出海信息分享,如汇总商务部、中信保等国家级机构出具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等报告;提供并细化签证办理、境外用工需求、对外援助信息等,发挥本地专业服务资源优势,助力在京企业出海。

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北京两会之前,民建北京市委专程对北京2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各企业在人才引进、惠企政策、融资贷款、市场拓展和政务服务等方面有实际诉求。

比如,融资带来的经营成本高一直存在,一些“专精特新”企业依然面临贷款利率高、期限短、数额小等情况。

对此,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应不断完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强化服务资源供给,帮助民营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恢复市场活力。

在投融资方面,相关部门可继续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金融诊疗服务,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服务,在融资额度、融资审查、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发挥各类融资服务机构作用,开展投融资对接及上市辅导服务,并发挥国企和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探索“银团+基金”等模式,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效资金保障。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