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敬 张智 深圳报道
近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展望至本世纪中叶。《规划》涵盖广东陆域行政管辖范围及省管辖海域范围,是广东省首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也是继江苏省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明确,广东将积极推进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繁荣、和谐、美丽的高品质国土。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作为广东省空间发展的指南,为广东和大湾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宏伟蓝图,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规划》的实施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广东和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内咨询机构科方得Co-Found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规划》对广东和大湾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规划》的指导下,广东和大湾区将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协调作用,具有战略性、协调性、综合性和约束性。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以“世界窗口、活力广东、诗画岭南、宜居家园”为发展愿景,着力把广东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区、开放包容智慧的宜居家园”。
《规划》提出,将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统筹划定落实“三区三线”,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与 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有力支撑“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针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规划》表示,将以“三区三线”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为基础,构建“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的网络对流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促进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其中,“一核”即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带动作用,深化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广州、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一体化发展,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主动力源。“两极”即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撑汕潮揭同城化和湛茂一体化发展,提升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能级,与珠三角沿海地区共同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多支点”即增强汕尾、 阳江的战略支点功能,增强北部生态发展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若干个重要发展支点,形成融湾发展、适度集聚、协调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链”即构建以沿海防护林、滨海湿地、河口海湾、海岛等要素为主体的南部海洋生态保护链。“两屏”即筑牢以南岭山地为核心的南岭生态屏 障和以山地、森林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多廊道”即以陆海主要生物廊道为主,结合碧道、绿道、古驿道等特色线性廊道,形成通山达海的生态廊道网络系统。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提出的“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的网络对流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是一个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它强调了以核心城市为引领,以极点城市为支撑,以特色小城镇为节点,形成了多层次、网络化的空间发展结构。这种格局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广东省的整体竞争力。
集中资源打造“黄金内湾”
《规划》指出,要携手港澳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协同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空间发展格局,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
在共优高效一体的功能空间组织方面,根据《规划》,将建设联动发展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强化广深“双城”联动的核心引擎功能、集中资源打造“黄金内湾”、建设协同一体的都市圈。
对于集中资源打造“黄金内湾”,《规划》指出,将依托各类重点平台,促进高端产业功能和高等级公共服务资源向环珠江口地区集中配置,打造国际一流的湾区门户。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空间需求,强化环珠江口地区内外空间协同布局,引领都市圈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环珠江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跨海通道布局建设,促进相邻城市轨道系统“多网融合”,形成环珠江口多层次的同城化交通廊道网络。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做好环珠江口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空间管控和整治修复。预留重点平台扩区空间,对重点战略区域予以重点谋划和资源保障。
“黄金内湾”的建设正推动融合发展成为大湾区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方向。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规划》提出要集中资源打造‘黄金内湾’,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举措,意味着将集中资源在湾区内部,打造一个具有高度发展潜力的区域,以带动整个湾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江瀚也表示,黄金内湾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经济底蕴,其发展对于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打造黄金内湾将聚焦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特色营造,打造国际化的湾区品牌。
如何应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问题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如今,广东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日渐清晰、国土开发利用水平和质量居于全国前列、国土空间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国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资源保障水平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不过,广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根据《规划》,广东当前主要存在: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凸显;资源约束趋紧,资源利用方式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城乡公共服务和景观特色营造存在薄弱环节,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不匹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国土空间治理存在不少短板,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亟待健全这五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要加大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力度,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其次,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和景观特色营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最后,要加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统筹现代化综合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规划》特别提出,要在京广深、沿海等战略通道预留规划建设高速磁浮系统条件。
江瀚认为,《规划》的印发对广东乃至大湾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规划》的实施,广东省有望实现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和景观特色营造,应对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协同构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