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2/20240203161723T3qubwu98e.jpg

20亿元“三角债”将驴妈妈拖向深渊!公司最新回应:还款方案已给到银行

赵奕 胡金华 2024-2-3 18:28:00

本报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近日,有关驴妈妈旅游网官网、APP、小程序等无法访问的消息不胫而走。

对此,驴妈妈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受旅游合作伙伴和部分公司拖欠共计20多亿元款项,一时难以回收,加上部分银行抽贷、断贷或变相收贷5亿多元,公司现金流困难,银行查封了公司账号和网络域名,目前无法预订产品。通俗地说,大量的“三角债”让驴妈妈难以为继。

“文旅这三年不容易,都在闯难关,目前也在跟各有关单位沟通协调,希望尽快解决问题。”该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强调。

公司账号和网络域名被封属实

目前,驴妈妈旅游网的相关线上平台均已无法正常访问,景区门票、酒店、机票等业务均无法办理。此外,“驴妈妈旅游网”公众号上一次更新则在2023年5月。

“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影响是全局性的、时间长。由于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较多,很多企业过去也存在困难。因此,回收欠款并非短期就能完成,目前多地政府正在帮忙协调,上海市区相关部门已经来到企业帮忙解决各项困难。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给予我们更多时间和支持。”上述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公司已经给银行还款方案”。他希望银行能够解封公司的账户和域名,“让企业经营起来,所有欠款都能还清,公司不能经营,就是双输的局面。也恳请网友不要借题发挥、落井下石,这样公司账款更难收了。”

“现在,我们也希望社会多一些支持、理解,给予企业解决问题更好的环境,增强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该负责人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驴妈妈旅游网创立于2008年,是中国知名综合性旅游网站、中国景区门票在线预订模式的开创者。其创立了“酒店+门票+X”的自助游产品服务体系,提供景区门票、度假酒店、周边游、商旅定制游、国内游、出境游、大交通等预订服务。

2015年,驴妈妈在5A景区覆盖率中成为OTA行业之首,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当年驴妈妈在中国在线周边自助游市场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30.7%。2015年12月,上海景域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将在线旅游业务即驴妈妈、景区规划设计、旅游营销、景区运营四大板块整合打包,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被业内称为“中国自助游O2O第一股”。

机构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驴妈妈交易规模翻倍增长至64.4亿元,市占率达9.3%;2016年再创新高至79亿元,市场份额为8.2%,排在途牛、携程和同程之后,位列第四。

但在上市之后,景域文化的业绩却令人担忧。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景域文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04亿元,13.9亿元和31.1亿元。在营收增长的同时,亏损同样在增长,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0.69亿元、1.62亿元和4.26亿元。另据一份债券信息,2016年景域文化亏损进一步扩大至8.52亿元,净资产仅为1亿元。2017年1月,在上市仅一年之后,景域文化突然宣布终止挂牌,理由是公司战略发展和下一步更深层次资本运作的需要。

天眼查信息显示,自2008年开始,驴妈妈旅游网共经历了十余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鼎晖投资、华策影视、锦江酒店、丰盛控股等知名机构,总融资金额达70亿元。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庆假期,驴妈妈平台定制产品出游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93%;2023年10月下旬起,驴妈妈平台2024年春节旅游产品搜索咨询量也日益攀升,环比上涨超过400%。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驴妈妈旅游网目前所面临的窘境,可以说是三年疫情冲击之后文旅行业的一个缩影。曾经风光无限的在线旅游平台,如今却陷入现金流困境,官网和APP等无法正常运营、员工大量解散,无疑是个令人唏嘘的场面。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驴妈妈的困境也反映出整个文旅行业应对外在环境变化时的脆弱性。”朱克力表示,在前期疫情的冲击下,文旅行业的市场需求骤降,而企业运营成本却难以迅速降低,导致其现金流的紧张。对于驴妈妈而言,合作伙伴的欠款和银行的抽贷、断贷更是雪上加霜。但也应当看到,即使在如此困境中,驴妈妈仍在努力寻求出路,这种坚韧与勇气值得尊重。

旅游市场强势复苏,机遇与挑战并存

过去一年里,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有目共睹。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称,2023年旅游市场繁荣有序、融合、创新,出游人次和旅游消费等多项指标表现亮眼,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54.07亿,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0%和91%。据该研究院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游客量和收入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到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旅游相关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

在此背景下,驴妈妈的困境也为业内敲响了警钟。

“在线旅游平台的竞争现况呈现出高度激烈和快速变化的特点。”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及服务优化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中小平台则需面对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增强,在线旅游平台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上海浩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周末酒店度假平台合伙人、首席营销官郭为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在线旅游在发生巨大变化,虽然说从OTA角度看,还是携程系一家独大,但是新媒体内容平台、兴趣电商已经从传统OTA行业抢走了大量的休闲度假类业务。

郭为文进一步表示,如果说商旅类客户对OTA的全品类货架式的旅行商品购买是刚需,那么休闲度假客户,需要的是来自内容推荐,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新型的旅游内容展示方式和即时预订,抖音、小红书以及微信平台成万上亿的自媒体、个人创作者,还包括酒店、景区的自身传播,都成了OTA的竞争对手。这样的话,传统OTA的生存空间远不如内容互联网产生之前,整体在线旅游出现百花齐放、多种生态的竞争格局。

郭为文认为,不能对旅游业在疫情后的复苏过于乐观,从周末酒店平台的调研数据看,度假客户虽然在疫情后旅行意愿增加了,但对出行预算支出抱着谨慎的态度,同时对应家庭收入增长也不乐观。所以在愿望和现实的矛盾中,大多数消费者更加期待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更加希望选择特价、优惠的交通、住宿、游玩,错峰出行、团购、小众旅行会得到更多的业务机会。

“当前在线旅游平台的竞争情况可谓异常激烈,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越来越多企业涌入在线旅游市场,希望通过创新和服务赢得市场份额。”朱克力表示,这种竞争态势一方面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企业间的分化。在这场竞争中,那些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和创新产品的企业,往往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相反,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淘汰的风险。

在朱克力看来,疫情之后,随着人们出行恢复便利以及出游意愿增强,旅游市场将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对旅游服务平台而言,不啻是一个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好时机。同时,已经形成的线上消费习惯培养也为旅游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旅游业复苏也将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旅游服务平台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产品形式、优化用户体验,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平衡好短期盈利和长期发展、怎样有效管理供应链和合作伙伴关系,也将是旅游服务平台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朱克力如是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