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红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继2018年的“史上最凉发债”后,近日,因4年年报错报被北京证监局处罚,昔日的“PPP第一股”东方园林(002310.SZ)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1月31日,东方园林发布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称因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全域旅游PPP项目相关成本在2019年发生调减,但未在当年相应调减营业收入,导致东方园林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错报,其违法事实已被认定,东方园林和时任董事长慕英杰处以共计220万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东方园林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为5.5亿元–7.5亿元,净利润亏损为38亿元–44.5亿元,这样的话,2023年将是连续亏损第四年。
想要走出困境,东方园林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止于往年年报差误方面的问题。2月5日,东方园林相关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东方园林未来还需要重点解决创始人何巧女股权以及应收账款回款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而资深注册会计师、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对记者坦言,诸如东方园林实控人不是大股东且股权占比较小的股权结构,可能会造成公司高管层的稳定性不足。
4年年报错报,多重遗留问题待解
东方园林曾被称为“PPP第一股”,是最早参与PPP项目落地的企业之一。本次年报出错所涉及的正是此前大热的PPP项目。公告显示,因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全域旅游PPP项目相关成本在2019年发生调减,但未在当年相应调减营业收入,导致东方园林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错报。
据悉,2018年6月,东方园林及其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全域旅游PPP项目。2019年12月,东方园林根据与供应商成本扣减结算情况,调减广西贵港项目相关成本2232.19万元,但未在2019年相应调减营业收入3541.84万元,直到2022年才进行调整。
以上情况导致东方园林2019年度虚增收入、利润及资产各3541.84万元,2020年度、2021年度虚增资产各3541.84万元,2022年度虚减收入、利润各3541.84万元。
北京证监局认定,东方园林的上述行为违反《证券法》规定,构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决定对东方园林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的罚款;对慕英杰给予警告,并处以70万元的罚款。并认定本案系会计错报所致。
东方园林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除了本次共计220万元的罚款,东方园林目前不再涉及其他被处罚款的情况。
回望过去,东方园林曾拥有无限风光。2009年,东方园林在创始人何巧女的带领下,登陆A股,成为第一家园林行业上市公司,后又切入PPP项目发展。何巧女一度登上富豪榜前三名,成为浙江女首富,并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和董明珠并称为“商业双姝”。
但是随着PPP项目跌落神坛,东方园林也日渐陷入债务困境,何巧女的个人资产也频频出现在拍卖平台。2019年8月5日晚间,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何巧女、唐凯拟向朝阳区国资中心全资子公司朝汇鑫转让公司控股权。
尽管东方园林易主已经过去四年多的时间,但是何巧女和东方园林的故事尚未完结,何巧女仍然是东方园林最大的股东。天眼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何巧女仍然持有东方园林15.28%的股权,而实控人朝阳区国资中心全资子公司朝汇鑫仅持有东方园林5%的股权。
根据东方园林2023年三季报,何巧女所持股权的质押率为97%,接连遭遇被动平仓,被动减持。
何巧女的对东方园林的被动减持等动作仍然牵动着广大股民的神经。2月5日,东方园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截至目前,何巧女被动减持事项未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等造成重大影响。
“这种情况下实控人的身份更像职业经理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可能会不足。”2月5日,资深注册会计师、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实控人不是大股东且股权占比较小的股权结构,可能会造成公司高管层的稳定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东方园林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未来东方园林仍需解决何巧女的股权以及应收账款等历史遗留问题。
业绩大幅预亏,股价持续走低
1月31日,《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布的当日,东方园林也同步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为445000万元–3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3.50%–34.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为445000万元–3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2.34%–33.69%。营业收入为55000万元–75000万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50000万元–70000万元。
对于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东方园林表示,生态建设业务方面,由于新中标订单的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为加速回款,加重推动存量项目结算,从而对当期营收产生冲减;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风险的考虑,控制了业务规模,导致营收向下降。
2023年的预亏,意味着东方园林将出现四连亏。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东方园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33亿元、87.26亿元、104.87亿元、33.73亿元,业绩增长乏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4.92亿元、-11.58亿元、-58.52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下滑96.75%、1048.38%、135.32%、405.23%。
面对如此之大的亏损,当被问及未来业务发展方向是否将发生调整,东方园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东方园林的业务发展未有调整计划,仍然坚守生态建设、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固废处置三大主业。
资本市场弥漫着低落的情绪,相比三年前,东方园林的总市值已经下跌了将近80%。据东方财富网监测数据,截至1月31日,东方园林的股东数为约10.7万;2月5日,东方园林股价跌停,跌幅为10.07%,截至2月6日13:37,东方园林股价为1.41元/股,总市值37.87亿元,而截至2018年10月18日,东方园林的总市值约200多亿元。
东方园林也曾因为发债失利出现股价连续大跌,半年内市值蒸发近400亿元。2018年5月21日,东方园林迎来A股“史上最凉发债”。彼时,东方园林公开发行约10亿元的公司债券拟用于偿债公司债务和补充营运资金,票面利率高达7.00%,但最终只募得0.5亿元,只实现了募款计划的5%,其中一只债券产品更是无人问津。
东方财富网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2月2日融资净偿还215.73万元;融资余额2.71亿元,较前一日下降0.79%,创近一年新低。
债务方面的问题还在持续发酵,财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东方园林资产负债率就开始超过70%,并在近年逐年攀升,到 2023年第三季度,已经高达89.27%,接近90%。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