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3/20240304132514mRzyxa59pp.jpg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筛查能力建设|两会声音

吴敏 2024-3-4 17:06:27

本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罹患心血管病风险的人群规模日益庞大。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负担正在持续加重,其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将就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筛查能力建设提出建议。她指出,基层医疗机构是提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服务的重要力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筛查能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龄化社会加剧心血管疾病经济负担

周燕芳向记者介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2.9 亿,2022年增长至3.3亿,较2012年增长了约14%。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2020年农村、城市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005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309万,2020年增长至458万,较2005年增长了约48%。

不仅如此,年轻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在增加。《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在受调查人群中(20至59岁),20至39岁人群心脑血管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为44.3%,其中,20岁至29岁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达15.3%,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正在逼近年轻人。在全球范围内,收缩压高(54.6%)、低密度脂蛋白升高(46.6%)、吸烟(23.9%)、高血糖(23.8%)和肥胖/超重(22.7%)是心脑血管疾病前5大危险因素。

周燕芳指出,年轻一代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基因和遗传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影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风险因素的增加,进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针对这一人群,早期的预防和筛查、及时的干预尤为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老龄化社会加剧了心血管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预计2057年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32.9%-37.6%。“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等。”周燕芳说道。

据周燕芳介绍,我国老年人平均有8年多的带病生存期,超过1.9亿老年人患有冠心病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2020年,中国医院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428.83万,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4.68%。自2004年以来,冠心病、脑卒中住院费用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32%和4.36%。2020年,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合计高达2709.01亿元。

“老龄化使得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治疗、长期管理和护理费用增加,对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产生巨大经济压力。”周燕芳说道。

在周燕芳看来,基层医疗机构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制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能够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慢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同时,在转诊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周燕芳指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筛查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区医疗系统技术尚需增强、基层全科医生诊疗能力有待提高。

以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冠心病为例,根据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共有超过90万家,但其中只有不到50%的机构具备冠心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超过300万名基层医生,但其中只有不到20%的医生具备冠心病的诊疗能力。

支持商业保险开展相关保险经办服务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周燕芳认为,新时代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使命聚焦在“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方面。

据周燕芳介绍,一方面需要增强基层医院与社区医院的作用,促进医生对于居民的健康监督行为、疾病登记行为(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定期监测),根据医务人员的业务量进行考核与奖励,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对于慢性病预防控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商业保险公司的力量,加大疾病筛查、防治宣传和管理措施的落地。

为此,周燕芳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和改善针对心脑血管病的筛查及诊疗设备。而动态心电图机可连续24h记录患者心电信息并给予分析判断,相较于目前社区常规使用的数字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对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将动态心电图机用于基层和社区医院,用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将有利于对冠心病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减少病死率。

同时,强化全科医生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筛早诊技术,并且扩大社区针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药品目录,增加相关的常用药、预防用药等。

周燕芳还建议以基层医疗机构为核心力量,促进大众教育。调动群众积极性,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干预心脑血管疾病。以健康饮食、身体运动、肥胖、吸烟、睡眠和心理为干预对象,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普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对健康的危害,并以对“三高”的筛查及控制率为目标,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值得一提的是,周燕芳还提出,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压力。

在她看来,商业保险具有机制灵活、资源整合迅速、能够快速使用创新技术等优势。政府应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类相关慢性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展相关保险经办服务。

另外,周燕芳建议推动商业保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医疗大数据等资源的对接整合,搭建医疗和保险共享数据桥梁,建立互利互通的交叉关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采集、分析功能,获得社区与医疗系统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助力商业保险积累更细更广的医疗数据,加强客群分层与管理、风险识别与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居民冠心病管理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