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3/20240315122933bhDWpWsww6.png

债券牛市进入振荡模式,对未来物价走势判断分歧加大

冉学东 2024-3-15 17:21:55

冉学东

3月13日,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4%,盘中一度跌超0.7%,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4%,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2年期主力合约持稳。第二日3月14日,国债市场仍然是午后拉升,各期限国债期货开盘低开低走,到了午后开始上涨,收盘小幅下跌。到了3月15日,各期限国债期货再次上扬,截止发稿,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46%。

而此前国债期货已经连续下滑4天,经过前期第四季度的逼空式上涨,尤其是开年后连续多日的急拉之后,目前国债市场多空双方分歧加大。

影响利率的主要是物价,从1月和2月两个月的物价形势、监管层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央行的货币政策方向看,未来利率怎么走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2024年1月,C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核心通胀回落至0.4%。2024年2月,CPI同比上涨0.7%,较上月提升1.5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1.2%,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从以上两月的数据看,好像物价在上涨,但其实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因为203年的春节在1月份,1月份的基数高,导致今年1月份物价低迷,而今年2月份是春节,去年基数又低,导致2月物价上行比较高。

从总体上看,今年前两月的物价走势,跟去年同期基本大体相当。对于未来的判断,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起色不大,消费需求仍然疲软,尤其是房地产的需求仍待激发,未来物价上行的空间并不大。随着春节效应的回落,未来物价还会走低。有机构预测,今年3月CPI同比涨幅将回落到0.2%附近,全年CPI同比涨幅还会回落,不过考虑到去年的低基数,整体或有轻微改善,预计年内中枢在0%——1%区间。

同时,现在已经出现对今年物价可能发生变局的担忧,这也是最近市场分歧加大的原因。

“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不会改变。”这句话本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判断,但现在成了妇孺皆知的常识,比如银行和保险的销售在跟客户沟通时也会这么说。难道我们经济真的要步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人口减少,需求低迷,物价长期低迷的后尘吗?现在很多投资人士也在心中打鼓。

中国经济也不会跟日本完全重合,毕竟两国国情相去万里,首先是制定宏观政策的思路根本不同;有人还从2月份的物价里看到物价可能走高的苗头;同时央行为了刺激经济,提升需求,实施的一系列宽松政策,比如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下调基准利率的政策,已经导致银行业流动性充裕,这些操作最终都会反映在物价上,从长期来说,这些都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市场人士预判未来利率上涨的一个依据是,今年监管层定下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预期目标定在3%左右,那么预期名义增长就高达8%,如果按照这个增长水平,利率就不可能长期下行,债市牛市就必然终止。

不过,也有人不同意,先看看去年GDP实际增长5.2%,去年CPI增长是0.2%,名义GDP增长5.4%,这个增幅其实也没有达到去年的预期目标,但是也是比较符合我国目前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增速在换挡,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这个名义也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和实际的,因此如果按照预期目标去硬套全年的名义增长,显然是缘木求鱼。

央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认为,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平衡情况,目前物价水平较低背后反映的是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总供求恢复不同步。未来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持续恢复,预计物价总体呈温和回升态势。PPI降幅预计也将持续收敛。中长期看,我国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供需条件有望持续改善,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这个权威判断也影响市场走势。

笔者认为,在房地产需求没有起来之前,至少今年物价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可能还会继续去年的走势。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