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3/20240325100116R2D1uHv42l.jpg

书记市长对话“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新时代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于娜 2024-3-25 14:01:24

本报记者 于娜 滨州报道

3月20日—3月22日,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华夏时报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山东省滨州市召开。

如何推动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在3月21日上午举行的书记市长对话中,来自山东、四川、河南、安徽、江苏、浙江、黑龙江等省市的试点地区书记、市长及地方主管领导进行了交流分享,从多个维度、多层次、多方面展示各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最精彩的一面,探讨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创新服务社会民生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书记市长圆桌对话会上发表致辞。冯慧君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过五年多试点的探索与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改革与创新方面,要适应新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要求,在心理学经济和经济心理学方面要加强研究和探索,通过发展经济心理学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发展心理学经济促进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成为热词,冯慧君表示,只要运用好经济心理学,提高员工心理健康,开拓员工创新思维,一定可以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冯慧君还表示,从经济发展层面看,社会心理服务的提升有助于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滨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毕志伟在会上提出,要化解“心源性”矛盾纠纷,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滨州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纳入“心安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探索“心源性”矛盾的“援心之路”,主要做到了“五个结合”,包括与法治的“定分止争”相结合,完善“心制”; 与德治的“春风化雨”相结合,砥砺“心志”;与自治的“民事民决”相结合,规范“心秩”;与智治的“赋能增效”相结合,提升“心智”;与共治的“群策群力”相结合,推动“心治”。

毕志伟表示,下一步,滨州市将立足“平安是基,心安是魂”,进一步走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滨州“援心之路”,努力推动从“平安”走向“心安”、从“思路”走向“道路”、从“一域”走向“全域”、从“示范”走向“规范”,加快推进“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让每个人在滨州都能心安顺遂、梦想成真。

四川省自贡市副市长陈张铭分享了提升治理效能,服务社会民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贡模式”。

陈张铭介绍,自贡最早的社会心理服务有三个方向:青少年、公安干警和妇幼,其中可以拿出数据并最有效地说明问题的是青少年、中小学生群体,从2019年到现在的数据接近50万份。找到主要方向之后,进行预防、筛查、干预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学校的校长加强沟通和培训,不断培养和培训管理干部,并派出一批进行心理健康工作的校长。家庭和社会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认知正在逐步改变,这是通过社会心理服务所取得的效果,2023年,自贡中小学生预警率比2020年下降了5.59% 。不过,自贡也面临这些工作究竟由谁来完成?是否有这么多人来做的问题。拥有一支专业领军队伍非常重要,另外可能转化效果最好的是现有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都学习过相关知识,并且目前都在相关工作岗位,无论在哪个环节上给予人们更多心理支持,应当是最有效的方法。

山东省济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主任、济宁市政协主席霍媛媛表示,按照国家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济宁加速构建了市县联动条块结合,协同推进了“1+10+n”社会服务体系的新格局。具体工作包括:高位推动,协同联动,建立建强有力的工作推进体系;坚持高规格统筹,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5个工作专班,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和专业支撑的工作体系;精准布局,靶向发力,织密系统性的服务网络体系;人才支撑,信息赋能筑牢专业化的服务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大胆突破,打造立体式心理服务体系等。

重庆两江新区“点线连心工作法”获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皮涛阐述了“点线连心”工作法中所谓的“点”指的便是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心理服务阵地,形成“1+8+N”阵地布局。“线”则是指将“1+8+N”阵地串点成线,为群众提供心理服务三条“线”。通过这些“点”和“线”的无缝连接,两江新区“点线富民心五星工程“做出成效,打造了具有高度辨识度的“66BB心力量”社会心理服务专属品牌,形成示范效应,各街道也结合实际推进了心理服务“一街一品”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安徽省宿州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赵学东分享了市域社会治理“心”模式的宿州探索。

赵学东表示,宿州把社会心理服务与矛盾纠纷化解深度融合,坚持源头治理和问题导向,重“心“开始,构建“心”智园,筑牢心理安全墙,打造善之链,织密平安防控,探索了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宿州建立了市、县、乡、村4级的服务网络,规范摸排随访工作流程,定期督导培训。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人员及精神障碍患者,组织网格员、民警、心理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定期入户走访,给予疏解情绪、关心关爱,及时化解危机。在社区建立“身心健康小屋”,定期组织开展心理读书沙龙、心理情景剧等互动活动,及时发现群众身边遇到的纠纷难题,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调处化解。

赵学东介绍,宿州各相关部门、政法各单位都已经建立并运用社会心理服务的方法和技巧用于矛盾纠纷的调处,如公安系统与心理服务机构联合成立了警民心灵驿站,探索了“警民心”联调新模式、监察系统普遍设立了暖心驿站,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针对家事矛盾纠纷的调处,设立了家事调解室并且聘请了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担任调解员,通过柔性司法手段调处化解案件。

河南省驻马店市副市长宋庆林分享了驻马店市推动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3个加强”、“5个全面”以及“5个融合”的模式探索。“3个加强”包括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和经费保障。“5个全面”中,一是全面构建心理服务的网络平台,以市级心理服务平台为统领,建立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体验中心、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和心理治疗服务中心,形成一个体验、科普、干预、治疗和康复的闭环;二是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全面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于2020年3月上线驻马店的社会心理服务云平台,2022年,社会心理服务体验中心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四是在探索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上成立危机干预队伍并且设立热线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建立心理服务总客服12345;五是探索严重患者的管理。驻马店将继续探索和推进“五治融合”,即政治引领、德治教化、法治保障、自治为基、智治支撑,覆盖社会治理体系实现5个融合模式的新提升。

江苏省张家港市副市长王春江提出,推动社会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建设的社会心态基础。

王春江介绍,张家港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三位一体。具体包括四方面举措,一是聚合力量统筹推进,筑牢全域服务的组织网格,全面统筹,全域覆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组织架构,汇聚高质量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磅礴力量;二是优化体系,完善机制,激活高效运行的驱动引擎,持续创新运行机制,优化管理体系,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上下畅通、内外联通;三是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夯实社会稳定的心理防线,通过前端普及服务、终端监测预警和末端精准干预等,全覆盖服务和全链条管理,做深做实社会心理服务;四是整合融合,润心育人,涵养向上向好的社会心态。多措并举,不断拓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内涵和路径。

“试点工作为牡丹江平安建设、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志刚表示。

王志刚介绍,牡丹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综治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牡丹江。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牵动,突出硬治理与软治理有机结合。将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纳入派出所和司法所等政法单位调解工作,心理咨询师现场参与矛盾纠纷处置疏导,平复当事人的应急反应,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县、乡、村三级1143个综治中心统一建立心理咨询室,实现全市统一管理、全覆盖。牡丹江已经打造35家品牌心理咨询室,搭建了基层健康服务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畅通和规范了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同时提升服务能力,在关爱帮扶和防治宣传上突破,探索更高品质的幸福牡丹江。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抢抓青岛市成为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契机,以“心”标准、“心”服务、“心”产业,打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先行区。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万思鹏分享了“城阳经验”,根据全国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城阳区高质量推进规定动作,高标准完成自选动作,制定出台了“5个1”的系列文件,确保建有标准、做有成效、干有保障。具体工作包括健全网络,实现各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网格化中心的互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与公共服务中心五位一体的规范运转,为群众提供普惠式心理服务。坚持标准引领,率先在全省提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并起草了社会心理服务三级网络服务规范标准。打造了一城阳光、幸福家园心理服务品牌,并获评全国、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实行一街道一品牌、一部门一品牌,致力于打造全区心理服务品牌集群。坚持产业化发展,打造“心”产先行区,全面推动了以一体系、一平台、一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心智谷建设”,共投资2000多万元,已经建成8000平米的心智谷基地,形成了产学研用,经服展于一体的心理服务发展基地。

赋能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心理服务如何赋能精神文明城市建设?如何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濮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锦印提出了探索幸福濮阳新路径。

张锦印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和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濮阳组织实施幸福濮阳从“心”出发工程,搭建起适应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社会组织全覆盖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濮阳的实践和探索可以概括为“6个新”,包括健全新网络、打造新队伍、建构新理论、推进新服务、巩固新成效。同时,在社会心理服务实践中狠抓宣传教育推广机制、筛查预警干预机制、重大事项的心理评估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奖惩机制5项机制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数字平台建设则插上新翅膀,“和心云”是濮阳市为实现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打造的综合性智慧云平台。开启了数字化社会心理服务的新阶段。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书记包顺富分享了永宁幸福—黄岩区系统推进三级积极心理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包顺富介绍黄岩区的做法是“三个融合”。以往的社会心理服务主要侧重于对服务对象敏感的特殊时期进行心理督导,心理考评具有相对滞后性和特定性。相反积极心理学创造性推动从治病向服务转变,并有机融入区域基层治理,更具广泛性、普惠性。黄岩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全域要素的融合,将力量、阵地和资金进行系统化和体系化的构建,建立了积极心理学三级服务体系,使其能够进入社区、学校、家庭、机关、医院、企业,让全域群众有机会认知参与积极心理学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有潜力的开始。

其次融入底层逻辑,整体开展普适性疏导、解封性介入和危机性干预。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路径,让生活在黄岩的老百姓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再一个融合是融汇产业链条,依托经济心理学理论高度。黄岩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已经建成的黄岩区400p智算算力正在不断发挥幸福经济的潜能,让幸福产业成为心智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本次圆桌对话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主持。在对会议进行总结时,姚宏文表示,通过交流分享,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地区都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来统筹推进。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全人群、全领域、全要素的,更是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和文化,在政策规范的引领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主动地预防和解决个体、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民众幸福感,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姚宏文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构建我为人人、互助自助的社会关系,这是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式方法,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大会和今天的对话,大家都达成了共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入研究总结本土特色的基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是一位从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姚宏文认为,通过今天书记、市长等地方主管领导的交流,我们更加认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高位高效联合推动,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工作格局。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