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国投瑞银旗下一只次新基金面临清盘风险,曾是昔日“小爆款”产品,仅成立三个月,就遭遇13亿元的巨额赎回,基金规模跌破清盘红线。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或是“帮忙资金”撤退所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帮忙资金”能够保证新基金顺利成立,但同时也掩盖了真实的市场需求,对基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构成威胁。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情况下,过分依赖“帮忙资金”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性,不利于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爆款基”面临清盘风险
近日,国投瑞银基金发布了一则清盘预警,截至今年3月20日,国投瑞银盛煊混合的基金资产净值已经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面临清盘风险的国投瑞银盛煊混合,曾是昔日“小爆款”产品,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产品,于2023年12月26日成立,距今仅有三个月左右时间,首次募集规模为14.02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1515户。
资深金融业人士、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基金规模骤降,甚至面临清盘风险,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方面与市场调整有关,当权益市场出现波动和不确定时,投资者可能选择赎回基金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投资策略、基金经理的能力等因素也会影响投资者的赎回决策。
“基金清盘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可能会面临声誉受损、市场份额下降等风险,而投资者则可能遭受资金损失等风险。
从业绩来看,截至今年3月25日,国投瑞银盛煊混合A近一周下跌3.56%,C类份额净值跌幅为3.57%。
遭遇13亿元巨额赎回
仅成立三个月的次新基,为何突然陷入清盘危机?从基金规模来看,国投瑞银盛煊混合在开放申赎后,便出现大额资金“闪退”的情况。
1月25日,国投瑞银盛煊混合打开封闭期,开始日常的申购、赎回,转化等业务,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该基金就遭遇巨额赎回。截至目前,国投瑞银盛煊混合基金规模已经大幅缩水至5000万元以下,沦为迷你基金,这意味着高达13亿元的资金选择赎回“离场”,占比超过90%。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或是“帮忙资金”撤退所致。江瀚表示,“帮忙资金”通常指的是在基金发行期间,为了帮助基金达到最低成立规模而参与申购的资金,这类资金往往停留时间较短,在保证新基顺利发行后迅速撤离。
詹军豪表示,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背景下,“帮忙资金”保发行的现象确实存在,这种做法往往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和问题。
首先,“帮忙资金”通常不是基于长期投资价值的考虑而进入的,而是出于短期利益或其他目的。一旦这些资金在达到目的后迅速撤离,基金规模就会大幅缩水,甚至面临清盘风险。
其次,“帮忙资金”的存在可能扭曲市场信号,使基金发行市场无法真实反映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这可能导致一些质量不高的基金产品也能顺利发行,而一些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基金却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对于“帮忙资金”保发行的现象,袁帅也表示,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的不成熟和投机性,并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它可能导致基金公司的经营策略偏离长期价值投资,而过于追求短期的发行规模和市场份额。另外,“帮忙资金”大规模撤退,也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从而影响基金的稳定运营。
业绩和规模形成良性循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留给国投瑞银盛煊混合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如何阻止基金规模缩水,避免短期内遭到清盘,是其即将面临的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华夏时报》记者3月26日联系了国投瑞银基金相关工作人员,但未获回应。
江瀚表示,面对清盘风险,基金要“保壳”,即保持基金规模不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基金管理者需要通过提升投资业绩来吸引并留住投资者,因为业绩的提升是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基金规模的根本途径。其次,基金公司可以通过营销推广、费率优惠等方式来吸引资金流入。此外,基金公司还可以考虑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最后,在极端情况下,基金公司可能需要寻求与其他基金合并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避免清盘。
“优秀的业绩是推动基金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詹军豪指出,但吸引新的资金流入,仅靠业绩是不够的,基金公司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投资者教育工作,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和认可基金产品。
袁帅也表示,基金公司请“外援”相助,不如提升投资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吸引和留住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最终实现业绩和规模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