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3月27日,固废业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光大环境”(香港股份代号:257)公布了2023年业绩成绩单。
回顾期内,光大环境取得收益320.9亿港元,同比减少14.02%;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44.29亿港元,同比减少3.75%;每股盈利72.1港仙,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8港仙,上年同期派9港仙。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环境的应收账款达到约200亿港元,较年中的186亿港元有所上升。同时,负债率却有所下降,从年初的67%下降至了65%。
“对于负债规模控制,我们在2023年初的时候,根据整体的经济环境形势以及行业周期特点,制定了融资杠杆压降方案,严控2023年度的增量贷款,持续压减存量贷款。与此同时,我们主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减少手持现金,严控资本开支,避免资本过快消耗,从而降低整体融资规模。”光大环境财务副总监在罗俊岭2023 年全年业绩公布媒体电话会议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强化拓展市场
光大环境表示,收入及盈利减幅主要由于2023年度内建造服务收益减少,主要受行业内新增项目数量减少影响。
事实上,光大环境的收入结构已经有了明显变化,运营服务收益占总收益比重提升,进一步推进从建造服务收益向运营服务收益为主的转变。
报告期内,光大环境收益合共达320.9亿港元。其中,运营服务收益为191.8亿港元,同比增长2%;建造服务收益为76.8亿港元,同比下降42%。
罗俊岭表示,我们的建造收益在2021年、2022年、2023年持续下降,同时运营收益从2019年到2023年连续5年保持稳定升势。从占收入比重来看,2023年运营服务收益录得191.8亿港元,从2022年的占比50%提升到60%,如果包括财务收入,占比比重从64%提高到76%。而今年的建造服务收益录得76.81亿港元,从2022年的36%下降到24%。
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光大环境在积极改善收入结构的同时,也在强化市场拓展。
据了解,2023年,光大环境共投资落实40个新项目并签署2份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总投资约人民币48.16亿元,涵盖垃圾发电及协同业务、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光伏发电等传统业务领域,以及“零碳园区”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新兴业务领域;另承接各类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人民币32.44亿元。
回顾年度内,光大环境在国内,进入山东莘县、贵州大方等新地域市场,深入布局县域市场;海外市场方面,于越南后江、坦桑尼亚、阿联酋阿布扎比承接轻资产服务。
但当下正在加剧的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光大环境的海外市场拓展进展如何?未来的国际业务扩张是否会有所放缓?
“海外市场拓展的战略是不动摇的,而且也是光大环境在主业方面的增长方向。”执行董事、总裁栾祖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光大环境在五年前已经走出去了。在越南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疫情三年放缓了光大环境的步伐,但在疫情后,我们在总部成立了海外业务发展部,组织了专门的人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战略目前还在持续加强。
在他看来,光大环境的技术能力输出是大好机遇。只是由于境内外市场多方面的差异,项目推进节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光大环境在国内建设项目,从开始谈到建成施工的时间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以雄安项目为例,我们在两年之内把它完全建成,投资38亿人民币,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半地下式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但是,在东南亚这些国家的情况可能推进节奏会慢一点,所以没有看到大面积开工建设的情况。”栾祖盛表示。
如何改善应收账款回款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环保企业由于兼具商业和公益双重属性双重,往往存在先垫资、提供服务再收回款项的情况。从而导致环保企业往往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
栾祖盛表示,在财务管理方面,持续关注境内外市场利率的变化,持续压降境内借款利率,有序置换境外高息借款,大幅节省利息费用。通过银行中票发行等融资安排,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将综合资金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应收账款回收,光大环境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实行专班机制,通过台账、激励、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应收账款的回收水平。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光大环境的应收账款近200亿港元,较2022年的153亿港元,上升约30%。
罗俊岭表示,应收账款中政府客户占整体应收账款余额约91%。从更细的客户维度类别进行分析,国补应收账款余额占比约51%,另外,地方政府客户包括省补电费、垃圾处理费以及污水处理费,应收账款余额占比约40%,非政府类的客户占应收款的占比约为9%。
另一方面,在栾祖盛介绍光大环境的近期发展思路时,提出了短板提升要求,要破解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防控等重点难点任务。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