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炜 夏高琴 王海平 张智 南京报道
“他们眼里有光,闪烁着对能有一份工作的渴望,这影响到了我,也改变了我。”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朝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为什么他12年前会在招聘会上被一群围上来的残疾人打动,开启了他积极招募残疾人作为员工的生涯。
近半个月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了位于江苏的七家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的企业。在这些企业里,有的残疾员工因为出色的表现领着一线员工中最高的工资;有的残疾员工产线每年都创造出比其他产线更高的产量。记者在许多残疾人就业者身上看到了闪光点,看到了他们给企业给社会做出的回报。
在残疾员工的使用和管理方式上,不同的企业是因地制宜的。既有与健全员工同岗混编的,也有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特别设岗的;既有完全同岗同酬的,也有在考核时给予残疾人特殊照顾的。但不同的管理方式最终总能导向良性的结果,这似乎更能说明残疾人对工作的适应能力。“2023年,江苏对2.7万名有就业意愿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开展了职业能力测评,通过测评,发现大多数残疾人不仅有参加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参加工作的能力。”江苏省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就业科负责人李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同时注意到,在江苏省十四家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的企业中民营企业较多。而根据江苏残联今年1月在全省残联工作会上做的报告,今年江苏残联将推进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切实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撑。
他们眼里有光
《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频频听到用人企业夸奖残疾员工。
奥托立夫(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陆新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对于残疾员工的培训和沟通,确实要比健全人更花时间和精力。普通员工一般需10天的入职培训,残疾员工培训往往延长到12天。但他们学得很认真,他们非常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残疾员工就业稳定性高出1倍,他们受外界干扰少,在岗位上更专心,每年都有一批听障人士被评为优秀员工。”奥托立夫生产主管许小芬则告诉记者,她组建的精英突击队里有一半是残疾员工,而残疾员工在她团队内的占比只是五分之一。
在苏黎迪电子科技公司,听障员工小孟领着一线员工最高的工资。她所从事的岗位不仅需要操作工心灵手巧,还要能克服暴露在超声波工作环境中可能带来的影响,她干的比一般健全人都好。而且,她还是同事们眼中的“开心果、机灵鬼”。“这个小姑娘特别机灵,她的‘眼力见’比很多健全人都高,难怪她能领到公司最高的工资。”苏黎迪电子科技公司所在地的江苏沛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朱刚说。
在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残疾员工的生产线产量比其他生产线都高。“公司对他们没有量产的考核指标,但他们非常努力,年产量比其他生产线高。”杨朝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2012年,杨朝辉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被一群打手势的人围住,经区残联的工作人员解释,手势的意思是:“老板,你们招聘岗位上的要求,我们都符合,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机会。”
“他们眼里有光,闪烁着对能有一份工作的渴望,这影响到了我,也改变了我。”杨朝辉说。因为使用残疾员工,隆玛还有了意外的收获。“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国外的客户知道后,都给予了我们公司非常高的评价。相对来说,外资客户对我们雇佣残疾人就业更加重视,在国际市场的同等竞争条件下,这反而成为我们的加分项。”杨朝辉说。
管理方式各有不同
从不同企业对残疾员工的工作管理方式来看,各企业有着自己的办法。
在南京民光油管有限公司,残疾员工与健全员工是一视同仁的。“在管理上,我们基本没有残疾人、健全人的区别,一视同仁,工作做得好肯定表扬,做得不好也会批评,不会因为是残疾人就放松标准。每一个上岗的残疾工人公司都是要严格培训的,只有培训通过才会留在这个岗位。如果不合适或者不适应,公司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残疾员工,一定是给他不断学习、尝试,直到他做到合适的岗位为止。”副总裁孙厚伟告诉记者。
在奥托立夫,公司的残疾员工在生产线上是和健全员工混在一起编组,考核也是一视同仁。“我们原先有把聋哑人单独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小组,后来感觉到会有些异样的眼神。所以我们后来就打散了岗位、工种这些,残疾员工和普通员工是一样的,也是混在一起工作。”许小芬说。
但也有企业针对残疾人单独设置岗位,并给予了照顾式的考核方式。在亨通线缆,工会主席蔡丹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残疾人员工入职后,企业会进行一对一培训等,会根据残疾人员工的伤残类型、级别、学历、个人特长等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工作就业岗位。在南通双弘制线有限公司,管理者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特点设置了10多个不同的岗位做适岗选择。为了照顾残疾职工的收入,南通双弘制线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残疾职工只需完成正常员工定额任务的60%即视为完成定额任务,享受同工同酬待遇,另外享受残疾补助。但是,有的残疾人员工总是能超额完成任务。
不同的管理方式最终总能导向良性的结果,这既说明了对残疾员工的管理需要因地制宜,似乎业能说明残疾人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和记者提到一点,残疾员工往往情绪敏感,所以要特别注意来自企业的“精神”关怀。
期待国企的带头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同时注意到,在江苏省十四家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的企业中,民企较多。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
“国企在用人选人方面门槛较高,民企更灵活些;同时保障金的杠杆作用对民企,特别是发展中的民营企业作用更大。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和修订了《江苏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对国有企业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李佳说。
2023年4月,新修订的《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正式实施,新《办法》是对1996年版老办法的全面修订,围绕残疾人就业安排和残疾就业保障金管理,结合最新政策要求,明确了领导和管理体制,细化了认定标准和操作规程,强化激励引导和服务保障,为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除了江苏省残联、江苏省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以外,为了加强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各地市残联、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都在积极想方设法。
根据江苏残联今年1月在全省残联工作会上做的报告,今年江苏残联将着力优化扶持政策,推进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切实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