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共筑清朗,正义和真相永远不会被流量裹挟!”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福田汽车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媒体说明会,针对网络上出现的福田欧曼气体机产品排放等虚假报道和恶意攻击,首次公开发声。
福田汽车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刘旭光代表福田汽车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了严正声明:福田汽车所有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问题;福田汽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合规进行信息公开,并做到所有公开信息客观公正,合法合规;福田汽车将对户负责到底,坚决与虚假言论和不正当竞争作斗争;福田汽车将积极响应国家“清朗行动”号召,为新时代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新贡献。
用数据还原真相
“在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亿吨的货物通过公路来运输,它们需要周转73950亿吨公里。这组数据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年通过卡车司机帮助运输和接收大约28.6吨货物。当我们习惯收取次日达的快递时,当我们习惯品尝跨地域的新鲜水果时,当我们习惯享受加油的便捷时……这背后,是1728万卡车司机,不辞辛劳不分昼夜的付出。”与这段开场白相呼应的,还有一段来自福田汽车拍摄的卡车司机真实生活和工作状态的视频。与乘用车车主不同,福田汽车的用户画像清晰地刻着两个词:艰辛、坚守。
“这些卡车司机,既是福田的用户,又是社会平稳运行的保障者。让卡车司机享受到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缓解他们的劳动强度,提供舒适的用车环境,是福田汽车存在的意义,也是作为主机厂的责任与使命。” 刘旭光说道,“而就在全行业都在为这份责任和使命努力时,个别自媒体却频繁发出噪音,扰乱视听,拨弄是非。”
面对造谣诽谤,也为尽快给用户吃下“定心丸”,福田汽车的工程师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产品可靠性和气耗表现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为此,福田汽车第一时间联系了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并邀请了行业技术专家,对燃气动力技术特性进行了解读。
公开信息显示,第三方机构针对发动机和整车进行了相关测试,包括结冰测试、曲轴箱压力测试、PEMS试验,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工况下反复进行了数次发动机台架测试,甚至是极端情况下的非标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福田汽车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问题。
“燃料特性差异,既为天然气发动机带来了燃烧更充分、启动性能更好、尾气更清洁的优势,但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内燃机专家、教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内燃机先进技术与原理》作者姚春德表示。“在行业工程师专家们的努力下,分别从材料改进、结构优化、燃烧组织、软件控制及基于应用场景的标定等多领域进行了专项攻关,有效改善了气体机的可靠耐久性,降低了运行气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福田汽车动力传动副总裁冯静表示,“行业专家们一直致力于不断创新技术、材料和产品,持续改善气耗,提升可靠耐久性,最终实现优于柴油机TCO的同时媲美柴油机质量。”
说明会现场,福田汽车同时发布了燃气车专属服务政策,推出重卡行业首个“3+5”整机质保,并且利用自身资源与众多合作伙伴达成协议。
“向上走、向外卷”
“目前,燃气动力与柴油相比使用成本更低,也更清洁,本应该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但竟然有人能如此不顾道德底线,肆意渲染情绪,将用户说成是“试验的小白鼠”进行恶意引导,一边刻意矮化卡友,一边刻意制造质量焦虑。” 刘旭光指出,“如果不加以制止,正本清源,每个企业、每个个体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当下,天然气重卡销量在国内市场一路走高。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以来,天然气重卡销量开始增长以来,已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势头。今年3月,天然气重卡销量更是逼近3万辆,同比暴增208%,创造了天然气重卡市场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单月销量。一辆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90%左右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也就意味着用车成本能否最低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促使这一市场持续走高的另一利好消息是,天然气价格一路下行,去年12月天然气价格已接近6000元/吨,今年3月底天然气价格已降至4100元/吨。
目前,国内商用车市场已进入存量期,与乘用车市场类似,价格战也在激烈进行中。在此背景下,天然气重卡的高增长态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推动着主机厂在此领域加大布局,相互之间的比拼也日益激烈。“从2000年行业第一台燃气重卡投放市场到2013年迎来市场旺季,用了10年左右时间;现在用户的认知和市场变化节奏都更快,清洁能源包括甲醇重卡的市场推广期将大大缩短。相较于购置和使用成本昂贵的电动卡车和氢燃料重卡,预计未来 5-10年,清洁燃料重卡或将成为用户接受度更高的车型。”有业内人士认为。
回首中国商用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刘旭光表示:“大家长期以来不断卷技术、拼产品、重创新,共同促进了商用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为连续13年蝉联中国商用车出口第一的企业,福田汽车的建议是加速“向外卷”,“卷”的内涵是围绕清晰的国际化战略,对出口产品、海外渠道、营销服务和本土化,进一步细化、提质和延伸。针对未来行业发展方向,刘旭光表示“中国商用车行业应该团结起来,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将发展视角从国内放眼至全球,携手让中国商用车走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