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的动力,从何而来?
拉投资、促消费、扩出口,这是从需求侧思考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新三样”新动能替代传统增长,这是从供给侧思考问题;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这是从制度层面思考问题。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的正是“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实际上也是为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求不仅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还要从制度改革层面考虑问题,中长期的发展改革,也能直接影响到短期的经济增长。
需求侧发力,是稳增长的关键,在外需不确定性大,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内部需求不足情况下,政府部门财政发力是关键中的关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5月新闻发布会,回答了不少市场关切的问题,尤其是在财政发力的“主力军”国债的运用上。
第一,去年我国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专门用于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关资金已于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到各地方。
第二,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从三方面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准备工作,一是做好项目储备,二是细化任务举措,三是做好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按照近期支持“两重”建设部署,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可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配合,财政支出加大了力度,支出方向更多还是上项目和技术升级,而当下也有部分市场专家,提出来财政支出也可以更多聚焦在消费领域,投向居民部门支持消费和社会保障,而不只是针对生产部门,这样更有可能增加居民的消费欲望,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回头再来看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其实就包含了对居民消费和社会保障的支持。
在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财政支出,发力在生产部门,在项目上,可以起到拉就业和增收入的基本要求;而财政支出,发力在支持消费和社会保障上,比如在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上,可以增加群众的稳定预期,在这种良好预期中去大胆消费,从而从消费端稳定经济增长。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财政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全面和平衡地发力,也可以为稳增长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还能让人民更多得到增长的实惠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