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5/20240528212350n42vC0TKSa.jpg

前四月国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背后:仍保持一定增长趋势,部分行业面临转型压力

刘昱汝 2024-5-29 07:11:34

本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两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与1—3月份持平。值得注意的是,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96.4亿元,同比下降2.8%。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出现下降,这或与企业在科研投入及长期周期激励制度上的增加有关。

“此外,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煤炭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领域的国企利润下滑尤为显著。这一趋势反映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国企面临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压力。”吴刚梁说。

利润总额下降2.8%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年来,国有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推高了生产成本,导致利润受到压缩。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也削弱了国有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此外,政策调整同样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利润下滑的压力。

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展现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尽管面临经济挑战,国企通过管理成本、优化运营、提高效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支持政策也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1—4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5.6%,行业增长面比1—3月扩大7.3个百分点。

分门类看,1—4月,采矿业受煤价下降、产量减少影响,利润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3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长8.0%,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583.2亿元,增长36.9%。

此外,受益于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工业品出口大幅加快等有利因素,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1—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0%,增速比1—3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4月利润增长15.9%,回升态势明显,持续助推规上工业利润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1—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2.0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7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指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业界专家均指出,未来国企需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业布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数据显示,1—4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923.9亿元,同比下降18.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439.8亿元,增长8.0%;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发生营业成本35.77万亿元,增长2.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0%,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

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0.24万亿元,同比增长6.0%;负债合计97.61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72.62万亿元,增长6.4%;资产负债率为57.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柏文喜表示,今年1—4月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整体表现良好。虽然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了15.1%。这表明国有企业正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努力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也反映出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情况较好,市场需求稳步提升。

“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柏文喜预测。

由曦表示,今年1—4月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国有企业仍保持了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趋势。这表明国有企业有能力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并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同时,这也反映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受访专家指出,4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正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外需回暖及低基数效应。然而,行业间分化明显,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影响相关行业的利润和生产预期。未来工业生产有望继续扩张,PPI拖累因素有望减弱,推动企业利润平稳恢复。

“总体看,1至4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平稳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于卫宁表示,下阶段,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