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颜源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日,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轩竹生物”)主动撤回了其IPO申请文件,上交所因此终止了轩竹生物在科创板的IPO。在此之前,轩竹生物在撤回IPO申请前已被暂缓审议一年零两个月。
公开资料显示,轩竹生物为港股四环医药旗下创新药子公司,被不少市场人士称为“三无”公司,即无产品、无营收、无利润。
对于主动撤回IPO的原因,《华夏时报》记者致函轩竹生物询问,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一位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第五套标准申报IPO的企业可能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主动撤回情况。”北京青创伯乐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总裁余柏文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主动撤回)主要是证监会新任管理层修订了IPO标准以及新国九条的落地影响。”
事实上,自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上市至今,科创板再无成功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年内,主动撤回IPO的生物医药公司超20家。而2024年刚刚过半,已有包括爱科百发、澳斯康生物、捍宇医疗等在内的多家生物医药公司终止IPO。
“0营收”闯关IPO难度加大
上交所5月24日披露,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撤回申请文件,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A股从传统药企中拆分而来、创新药、无营收,轩竹生物的几个标签令其IPO之路颇具代表性。
公开资料显示,轩竹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2年成为港股四环医药创新药子公司,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由香港轩竹100%控股。公司聚焦消化、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领域,致力于持续开发并商业化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轩竹生物的独立运营时间并不长,也并无主营产品上市,但是凭借着收购资产做大规模,其估值增长速度非常快,2022年就达到了第五套上市标准中要求的40亿元以上的估值要求。
2022年3月,四环医药董事会决定拆分轩竹生物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022年9月26日,轩竹生物的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的受理。彼时其由于未有创新药品上市,报告期内始终没有收入来源,因此便以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上市。
经历几轮问询后,轩竹生物迎来上市委的审议结果是暂缓审议。至此之后,轩竹生物的IPO便陷入了停滞,直至上交所5月24日披露,终止对轩竹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创新药“烧钱”人尽皆知,但在当前市场寒冬之下,稳定的“变现能力”相比以往更为重要,因此这也成了当下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轩竹生物的情况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轩竹生物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9月的营业收入均为0,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3.62亿元、1.62亿元、4.62亿和3.97亿元。而截至目前,轩竹生物并未公布2022年、2023年全年数据,也并未更新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9月的营业收入均为0,这一数据尤其引人注目。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IPO大幅收紧,对按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企业的审核接近停止,“0营收”企业IPO进入至暗时刻,“0营收”情况下闯关IPO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认为,“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创新药企业的上市产生影响。如果监管政策收紧或者对创新药企业的审核标准提高,那么一些原本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可能因无法满足新的标准而选择撤回IPO申请。”
技术、市场:衡量创新药企业的标尺
对于创新药企而言,产品管线是未来商业价值的筹码和基本盘。在2023年3月8日的科创板上市委会议上,轩竹生物的IPO申请被暂缓审议,上市委要求其进一步披露各管线在研产品的技术优势、后续商业化规划及具体举措。上述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第五套标准可能会对相关公司提出更严格的技术和市场潜力要求。
而轩竹生物的研发管线虽然看起来“大而全”,竞争优势却不明显。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的技术路线不仅涵盖大分子生物药和小分子化药两大体系,同时还包括单抗、双抗以及ADC赛道,在尚无重磅产品在手的基础上,过于广阔的管线布局,难免让投资者怀疑其技术实力。
轩竹生物商业化进展最快的产品在消化疾病领域,系公司自主研发的PPI抑制剂KBP-3571安纳拉唑钠,但KBP-3571的同类竞品较多,甚至已有部分竞品被纳入集采,竞争因此愈发激烈。而在其另外两个重点领域,也是竞争环伺。
报告期内,轩竹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6亿元、2.31亿元、3.7亿元和4.12亿元。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开发了处于不同阶段的二十余款候选创新药产品,并表示今后仍需较大规模的持续研发投入。吃紧的资金流,不得不让轩竹生物拥抱资本市场。大量的现金消耗,或许也仍需要四环医药的更多支持。
但四环医药近年来的状况也并不乐观。2021年至2023年,四环医药的营收分别为32.91亿元、21.81亿元、1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7亿元、19.15亿元、-5402万元。
轩竹生物“已在弦上”的众多管线将如何继续推进,四环医药是否会继续为其输血?还有待市场观察。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