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当辩论的焦点对准公益事业,会生发出何等的能量、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继2023年12月26日在年度华夏公益论坛成功举办了首届华夏公益辩论赛之后,被众多网友千呼万唤的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也在2024年4月26日画上完美的句号。
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辩题为:公益捐赠,捐钱好还是捐物好?正反方8位辩手展开了40分钟的精彩辩论和观点交锋。最终,支持“公益捐赠,捐钱更好”的正方辩论队获得冠军。正方四辩、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乡村产业及人才中心主任郑瑶斩获“最佳辩手”,直接晋级“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
大家都说,华夏公益辩论赛——有点意思!
华夏公益认为,举办公益辩论赛,本质不为“辩论”,终极指向依然是“公益”。因此,我们持续推出季赛的想法愈加坚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更多热爱公益,且愿意为之探索和努力的辩手的渴求愈加强烈。
温故,方能知新。继《纵横“益辩江湖”之“初见”(2023首届华夏公益辩论赛回顾)》后,华夏公益再推出特别报道《纵横“益辩江湖”之“遇见”(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回顾)》,只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接下来,就让我们和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的益辩英雄们回首“益辩江湖”的心路历程,聆听辩论赛舞台背后的故事!
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正方辩队:郑瑶、周南、吴敏、刘国梁
《“义利并举”,推动社会可持续进步》
正方一辩郑瑶 :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最佳辩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乡村产业及人才中心主任
在“传统公益”的认知时代,我曾认为公益与商业是完全彼此独立,且必须有坚实的壁垒。后来有一次在台湾参访的时候,走进了一家专门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就业岗位的面包店和洗车房,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商业的方式会成为某一类社会问题、一个受益群体最佳的解决方案。
后来,我加入了中国最早倡导社会创新的公益机构——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今年迎来了在公益领域从业的第16个年头,我越来越领悟到,在“传统公益”已经步入“现代公益”的时代,公益已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组织性的公共行为,其目的是要系统性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公益和商业不是对立面,而是一对相互支持的好伙伴。
在公益项目的内容上,我们会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商业的方式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而公益的方式也可以改善商业问题,如我已经做了8年之久的乡村女性经济赋能项目,我们用公益项目来为缺少资源、机会和渠道的乡村女性赋能她们的商业能力,让她们能够销售自己家乡的产品,或者有能力去直播带货,甚至组建自己的创业小团队,从而获得收入、改善社会地位、提升自信心,来实现她们的可持续发展,而乡村女性经济能力的提升又能够促进整个乡村社区的产业发展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将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作为项目的受益群体,为他们提供商业能力的赋能,商业资源的对接和创业者互助网络,让这些社会企业能够成为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企业组织。
在公益项目的实施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商业项目的高效率、专业性强和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在公益理念的倡导上,我们可以广泛呼吁“商业向善”,倡导商业投资公司关注社会价值投资实现“义利并举”,去倡导社会企业家精神,从而成为现代美好社会的引导理论。
所以,公益和商业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更多元地推动社会可持续进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我们要绝对避免公益成为某些商业模式、商业项目的工具,并把商业中追求利益回报的目标和公益混淆在一起,既要让公益和商业彼此促进,又要保证公益的纯粹的“公益性”。
华夏益点评:
气场强大,思辨明晰。
刚柔并济,雌雄同体。
“郑”道坦途,“瑶”遥领先。
《辩论,使人宽容;公益,要看见“人”》
正方二辩周南:《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记者、编辑;“华夏公益沙龙”主理人
先说结论,本次辩论我的两个体悟。其一关乎辩论本身:辩论的本质是使人更加宽容。其二关乎辩题:公益要眼中有“人”。
决定参加辩论时,我是抱着好奇、体验为主的心态进入的。毕竟高手如云,大佬众多,即便本辩论小白兴奋无比,也着实是有点惶恐在身上的。
准备辩论的过程痛苦又美妙。
痛苦在于,在记者这个职业身份中,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而难有“站边”式的自我观点输出。但辩论不同,抱持且坚持己方立场不动摇是为必须。因此,具体到辩题上会有自己无法说服自己的“分裂”。
然,“痛苦”之处生出了美妙。在数次的“分裂”、观点的碰撞和导师的启发中,获得了原有观点、原有结论、原有思维模式之外的“新”。
此刻回头看,也愈发觉得,辩论的本质,看似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实则是要充分走进辩题双方,在一次次的辩驳与自我辩驳、质疑与自我质疑中,产生更多了解和看见(如捐钱究竟哪里好和不好,捐物究竟哪里优或不优,大家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等),因而在落脚现实时,使人变得更加宽容和从容,并由此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我统一。
再跳出辩题看辩题——“我们要讨论的真的仅仅是捐钱还是捐物吗?不是的,捐钱和捐物都不是公益捐赠的终极任务,通过捐赠传递希望和力量,让受助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帮他们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更大程度上保有选择权、保有安全感、保有尊严,这些要远远大于捐赠本身的价值。”
事实上,这段辩词的背后,是我于2022年采写稿件《汶川地震14年专访:他从地震中走来,为民间救灾公益“撕开”一道裂缝》时,与一线公益人刘剑峰老师的交流中意识到的。受益无穷。
由此,第二点体悟也贯穿始终:做公益,要“眼中有人”。我想,这确实是我们今天所有做公益的人要特别警惕和自省的——我们究竟是通过公益捐赠【给予】受助人更多选择,还是【拿走】了他们的选择——因为当一个人【有选择】就意味着他有【说不的权利】,意味着他被尊重、被看见……不再赘述,警惕、自省且落地才靠谱。且,私以为“眼中有人”在公益之外同样适用。
最后,究于本次辩题“公益捐赠,捐钱好还是捐物好”,附上在准备过程中,王世军老师给出的两个提问(大意):
1.我们今天所说的“公益”是什么样的,我们是处在怎样的大背景下去讨论的?和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所说的“公益”一样吗?
2.什么是“好”的公益?这个“好”由谁来定义?如何定义?判断依据是什么?
——我想,这些在辩论之外,于现实之中,仍有启发意义。
华夏益点评:
动若脱兔,静如处子。
腹有诗书,谈吐脱俗。
周听不蔽,南州冠冕。
《为推动金融+公益正向融合持续努力》
正方三辩吴敏:《华夏时报》金融新闻部主编
作为一名金融新闻记者,我的日常是与财报数据打交道,报道金融公司动态,分析行业形势、市场趋势。当得知有机会参加公益辩论赛时,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良机。
辩论赛不同于新闻报道,它需要我深入研究话题,准备充分的论据和反驳点。我开始阅读相关书籍,观看辩论赛视频,学习辩论技巧。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将我的财经知识与公益话题相结合,提出有深度的见解。
辩论赛是团队作战,我需要与队友紧密合作。我们通过几次线上会议聚在一起讨论策略,分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并与队友共同进步。
不论是辩论赛前还是赛中,我面临了许多挑战。例如我的观点太过普通,对方很容易找到漏洞去应对,也会因为观点太有针对性,担心伤害到对方辩友的“感情”,更担心自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以及应对对手的激烈反驳。这些都考验着我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辩论赛,我不仅对公益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更有逻辑地思考问题,以及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辩论赛还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也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与他人合作。
辩论赛结束后,我也在思考,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工作,为推动金融行业与公益事业的结合做出贡献。
华夏益点评:
立足经济,聚焦金融。
拥抱公益,发现不同。
吴越同舟,“敏”秀钟灵。
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反方辩队:杨玲、石文君、陈桢琦、彭旦
《在喧哗里勇敢发声,在纷繁中寻找真理》
反方一辩杨玲: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首先,得说说我对辩论的理解。它不只是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较量,更是一场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当我初次踏入辩论场,心里满是忐忑,但同时也充满期待。毕竟,能言善辩,是我一直向往的能力。
我记得第一次培训,教练让我们学习如何立论、如何驳斥对手。这不仅是逻辑与言辞的比拼,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深入剖析的过程。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辩论其实与我们做的公益事业息息相关。无论是推动社会进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表达都至关重要。
参赛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每一次辩论都是一次自我挑战和突破。从准备材料到现场应变,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就像在公益领域,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我们需要快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这种能力,正是通过一次次辩论锤炼出来的。
而商业呢?可能有人会问,辩论和商业有何关联?事实上,商业决策往往需要辩证的思维。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理性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商机的企业,更容易取得成功。我的职业生涯中,就不乏这样的案例。那些能够将辩论技巧运用到商业谈判中的企业家,往往能在合作中占据有利位置。
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从一名辩论赛的新秀成长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将辩论的技巧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在乡村调研时,我用辩证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在分享旅行感受时,我尝试用更加生动的语言去描述所见所闻。这些经历,无疑丰富了我的公益之路。
那么,辩论究竟给了我什么启示?它教会了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理,如何在众声喧哗的社会里发出自己的声音。正如我在公益领域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传递正能量,更是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思考,引起社会的共鸣。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在公益的道路上,还是在商业的海洋中,我们都需要一颗辩证的心。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我的“益辩”心路历程。
华夏益点评:
可甜可盐,收放自如。
坚守公益,放眼未来。
“杨”煦山立,“玲”霄之志。
《公益辩论赛——厘清认知 坚定使命 助力公益事业更美好》
正方二辩石文君:《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记者;“君君看公益”节目主理人
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辩题为“公益捐赠,捐钱好还是捐物好?”我很荣幸再次入选,成为反方二辩。在准备此次辩论赛的过程中,紧张的感觉没有第一次那么强烈,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很幸运我的队友陈桢琦是一名辩论“老手”,备赛过程中,他向我和队员们传授了很多辩论经验和技巧,并且联合队员做了很多次辩论赛模拟,辩论赛的首席评委王世军老师的每一次培训都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总顾问唐昊老师每一次对辩论稿的点拨都让我们有新的启发和思考,直到赛前一小时,我和队员们都在修改各自的稿件,力求在赛场上发挥得更完美。
此次比赛,我在赛场上的发挥比上次更加应对自如,紧张感已随着赛程深入而逐渐消失,我变得更加享受比赛。虽然这次比赛结果是支持“公益捐赠,捐钱好”的正方获胜,但是正反两方辩手大量精彩的观点输出,让很多网友和观众感到“后劲”很大,甚至在赛后发来了自己对辩题的看法。公益辩论赛让更多人,看到了公益领域被忽略的地方和需要理清的概念。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公益领域关注度的提高,大部分是因为一些负面消息,如果可以通过公益辩论赛,正向引导社会公众对公益领域的关注,改变偏见,是我最期待看到的。
辩论赛是比赛,一定有输赢,但是并不代表参赛的辩手们在公益之路上赢了或者输了,也并不代表部分做公益的方式输了或赢了,公益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只要我们通过公益辩论赛获得了一定的启发,那么其实所有人都“赢了”。
未来希望公益辩论赛可以让更多人关注,甚至推动公益领域的健康、透明、可持续发展。
“华夏公益 共赴美好”,华夏公益辩论赛,未来可期。
华夏益点评:
媒体新兵,骁勇善战。
心思活络,思维巧妙。
文武之道,君自光明。
《益辩之旅:从片面到全面,从理论到实践》
反方三辩陈桢琦: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捐赠人服务主管
在我踏入大学门槛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学长学姐们在辩论赛场上的风采深深吸引,那激昂的陈词、敏捷的思维,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让我决定加入辩论社,开始了一段关于“公益与商业”思考的心路历程。
初识辩论:公益的纯粹与商业的现实。加入辩论队初期,我们围绕“公益与商业能否并行不悖”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深入的资料搜集与案例分析,我逐渐意识到,公益项目若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支撑,往往难以持续发展,而商业的创新与效率能够为公益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与资源。这次辩论,让我初步理解了“公益+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培训成长:理念的碰撞与融合。随着培训的深入,我参与了多次模拟辩论,每一次准备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开始系统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及社会责任理论,这些知识让我对“公益与商业”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我认识到,商业并非总是自私自利,它同样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公益也并非全然无私,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在对立的观点中寻找平衡,如何用数据和逻辑支撑论点,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问题。
总结:益辩之旅,未完待续回顾从加入辩论赛到职场的这段旅程,我对“公益与商业”的理解经历了从片面到全面,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我深信,二者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可以通过创新的模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的正向发展。未来,我将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用我的“益辩”之心,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这条路虽长且难,但我心怀希望,因为每一次的辩论与实践,都是向着更美好未来的迈进。
华夏益点评:
翩翩少年,清新美好。
前卫不输,正道持守。
“桢”实不虚,“琦”趣横生。
《以辩明道,共赴美好》
反方四辩彭旦:深圳市青少年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
感谢华夏公益辩论赛,让我用独特的方式再次理解公益和宣传公益。于我个人而言,辩论是竞技更是一次不断审视自我的心灵蜕变之旅,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言:“辩论,是思想的磨刀石。”它让我们的观点在碰撞中愈发锋利,思想在辩论中愈发深邃。于社会而言,让公益人和社会大众通过正反辩方带来的不同观点和案例去关注中国公益和参与公益事业中来,很好地宣传倡导了公益慈善。
初入辩论赛殿堂,我带着对公益的赤诚和对知识的渴求,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又注定满载收获的旅程。辩手们在这场近3个月的备战、参战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辩论小白收获巨大,掌握了逻辑构建论点、情感打动人心、辩论中坚守立场等辩论技巧,了解了一批优秀的公益机构、优秀的公益项目。
在春季辩论赛的互动环节,有观众向我提问,谈到如何解决公益组织生存困境,这也正是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过往公益过度依赖政府和外部资金资助,公益机构自我的造血能力、用商业方式实现公益目前都是短板,部分人认为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或参与公益会让公益不纯粹,个人认为,当今国内外企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经典案例比比皆是,社会企业发展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希望政府政策和公益慈善组织用更开放、更包容、更创新的心态欢迎企业家或社会企业参与到社会问题解决中来,参与到公益事业发展中来,公益和商业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辩论赛结束后,我们小组复盘,各自检讨了自身不足,更多的是学习正方辩友们的优点,对于一些提及的案例和观点我们也热烈讨论,大家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各自的城市和岗位,相信辩论精神会融入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
我的辩论宣言:“请支持公益,让我们一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华夏公益,共赴美好!”
华夏益点评:
铿锵玫瑰,益心益意。
侠骨柔情,无惧风雨。
“彭”程万里,“旦”心无悔。
网友说“辩论”
【星球探险家】:辩论的意义不在于哪一方获胜,而在于思想的喷发与撞击时所带来的那一刹那的火花。
【勇敢妹】:连续追了两届华夏公益辩论赛,从第一次的6人战队到2024春季赛的国标战队,越来越精彩。关键是辩手们辩论的主题都很接地气,从实操角度也很有启发和参考。华夏公益辩论赛,为公益而辩。加油!
【流星划过】:公益辩论赛最大的亮点在于,让更多普通人了解公益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以及到底什么样的公益组织才值得信赖,捐钱捐给哪一家才心里踏实……信息量太大了,看几遍回放才能琢磨出味来。谢谢,期待下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