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在港交所特专科技上市新规(简称“18C章”)推出14个月后,AI制药“独角兽”QuantumPharm Inc.(晶泰科技)通过了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在AI制药领域,国内暂时没有上市企业,若此次顺利上市,晶泰科技有望成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同时也将成为首家通过18C规则上市的硬科技公司。
记者就IPO事宜向晶泰科技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本市场对于AI制药普遍采取开放态度,在前期IPO和后期再融资方面都会提供相应的便利,而资本市场往往对于该类上市公司的估值也偏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AI制药必然是下一个IPO的风口。
3年亏掉54.9亿
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2015年创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公司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规模实验机器人集群等前沿技术与能力,为全球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及产品。
2023年11月底,晶泰科技按照18C章提交了上市申请,与黑芝麻智能一起成为按此规则递交上市申请的唯二公司。目前,两家公司都还未完成发行上市。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将计划发行不超过4.11亿股普通股。此次晶泰科技拟募资具体金额没有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出,但所获得投资资金仍将用于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包括升级优化基于量子物理的闭环综合技术平台,提升生物科技、制药、材料科学领域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从收入构成来看,晶泰科技的核心业务是药物发现,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晶泰科技的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3934.6万元、8766.6万元,8772.8万元,占总营收的62.7%、65.7%,50.3%。辉瑞、强生、正大天晴、大熊制药及德国默克等药企都是晶泰科技药物发现解决方案的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晶泰科技曾帮助辉瑞加速抗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研发,只用6周就完成了药物晶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印证和准确匹配。
财务方面,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晶泰科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279.9万元、1.33亿元及1.74亿元,同期分别净亏损为人民币21.37亿元、14.39亿元及19.06亿元。
晶泰科技2021年、2022年、2023年经调整亏损分别为2.71亿元、4.37亿元、5.2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晶泰科技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亿元,上年同期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74亿元。
从研发开支来看,晶泰科技每年的研发开支都超过当年收入,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354万元、2.13亿元、3.59亿元、2.34亿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34.4%、338.5%、269.2%和293.1%。
估值达140亿元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成立8年以来,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融资金额近8亿美元。投资人阵容豪华且强大,包括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等顶级风投机构。与此同时,晶泰科技估值从2015年Pre-A轮1030万元人民币经过多轮融资在2021年7月D轮融资后达到19.68亿美元(约14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3年底,公司流动资产29.45亿元,资产总值40.06亿元,流动资产净值26.48亿元。
2018年1月,晶泰科技获得B轮融资15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Google、腾讯、红杉资本中国,投前估值为5000万美元,投后估值为6430万美元。
2018年10月,晶泰科技获4455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寿大健康基金、SIG(海纳亚洲)、雅亿资本,投前估值2亿美元,投后估值2.44亿美元。
2020年10月,晶泰科技获得2.88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资金、人保基金、晨兴资本、中金资本、招银国际、Mirae Asset(未来资产)、中信资本、海松资本、成为资本、方圆资本等,投前估值6.5亿美元,投后估值9.39亿美元。
2021年7月,晶泰科技(XtalPi)融资3.8亿美元,投前估值为15.88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19.68亿美元。晶泰科技这一轮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厚朴、OrbiMed奥博资本、红杉、腾讯等。
资本青睐的背后,是AI制药产业加速落地的事实。自2015年起,AI制药领域迎来了一批新兴企业的迅速崛起,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AI在药物发现市场的营收价值为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达到40亿美元。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国AI制药公司已经超过90家。
尽管AI制药技术迄今没有研发出一款真正上市的药物,但市场对该领域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晶泰科技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的营收机遇来自全球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市场稳步增长,受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技术的推动,将为行业带来高效、省时、低成本的服务。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对本报记者表示,AI制药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商业价值,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涉足该领域并寻求上市。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竞争的加剧,AI制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商业化能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