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颜源 北京报道
监管强压之下,一批中药企业存在的管理漏洞浮出水面,其中不乏人们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字号。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A股71家中药上市企业中,已有多家企业被ST,包括*ST大药、*ST吉药、*ST太安、*ST龙津、*ST目药、ST康美。6月5日,*ST太安公告,公司股票于2024年6月14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多位受访者对本报记者表示,中药企业的ST比例较高,尤其是今年新增的几家,内控问题突出。“比如资金占用问题,是公司实控人对规则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意识到上市公司已经是公众公司了。之前监管虽然也一直在监管这个事,但力度不够。今年上升到退市条件了,就凸显出来了。”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内控失序:被“掏空”的老字号们
今年4月以来,多家中药企业被“披星戴帽”。其中太安堂被ST的主要原因不是连续亏损,而是出现了严重的内控问题。
创办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百年老字号太安堂,2010年上市。2015年,其市值接近170亿元,也是在2015年,当时太安堂的实控人柯树泉凭借39亿元身家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此后连续多年上榜。不到10年光景,2024年,太安堂市值仅剩4亿元左右,且于6月5日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
为粉饰报表,自2018年起,太安堂便开始了长达4年的财务造假。更为糟糕的是,太安堂还存在大股东连续5年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累计高达9.77亿元,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公司资金链的断裂,把公司拖入了“深渊”。另一边,2019年左右柯树泉家族开始减持,套现超过7.1亿元。
“中药企业的传统品牌优势可能掩盖了其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审计机制,使得财务造假成为可能。另外,中药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特点可能使得其财务数据相对难以核实和审计,这也为财务造假提供了空间”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本报记者表示。
持续亏损:中药注射液企业遇冷
在多家“带帽”ST企业中,有2家以中药注射液为主营业务,分别是大理药业和昆明龙津药业。
药融云数据显示,中药注射液院内市场销售额从2016年的880.58亿元降至2022年的406.14亿元,市场规模缩减了50%以上。市场规模的缩减主要受到中成药“限方”、修订说明书、医保支付限定范围、重点监控等政策的影响,导致进入医保目录的中药注射剂大多都设置了支付限制。
2024年4月29日,大理药业的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ST大药,原因是大理药业在2023年度遭遇的财务困境——经审计的净利润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呈现负增长,同时,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剔除了非核心业务和缺乏商业实质的收入后,未能达到1亿元人民币的门槛。
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是大理药业的两款主打产品,两者均因对集中采购政策应对不足,遭受了销量的急剧下降。从曾经的单品销售额超过2亿元,到目前公司整体营收不足1亿元,这巨大的反差映射出这家以中药注射剂为主业的公司在市场变革中的连连挫败。
2024年5月6日,龙津药业股票简称变更为*ST龙津,原因是龙津药业在2023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亿元,并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2024年5月1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对昆明龙津药业年报的问询。公告指出,*ST龙津在2019至2023年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
据悉,龙津药业的主力产品为注射用灯盏花素,该产品在龙津药业的营收中占有极高比例。2018年,注射用灯盏花素的收入占比高达99.96%。然而,在中药注射剂被严控和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背景下,其盈利能力持续萎缩。
“虽然华润三九、太极集团、云南白药、白云山等中药龙头业绩强劲,但是更多的中药企业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可能会延续或者扩大。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研发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中药企业的业绩下滑。为了应对这种趋势,中药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柏文喜说道。
见习编辑:邓舟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