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梦圆 北京报道
6月11日,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圣兆药物”)公告变更股东和实控人信息,这距离圣兆药物官宣终止北交所IPO申请只过去了一周。
记者发现,此次退出公司实控人的陈贇俊,曾因同时从事药品推广业务和餐饮连锁业务,在公司进行IPO审查时,北交所出具了问询函。尽管公司进行了回应,但最终还是中断了圣兆药物北交所的上市之路。《华夏时报》就此向圣兆药物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IPO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实控人资金流水问题一直都是重点问题之一,但并不确定该公司撤回材料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资金内控质疑
2023年6月30日,圣兆药物向北交所提交IPO申请文件,并进行了审核。公开信息显示,圣兆药物原拟募集资金127488万元,分别用于复杂注射剂产业化研发、总部及高端复杂注射剂一期生产线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5月20日,圣兆药物向北交所提交了《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报告》,申请撤回申请文件。6月6日,北交所决定终止圣兆药物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审核。
撤回IPO背后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圣兆药物自身的内控问题一度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2023 年 7 月 27 日,北交所向圣兆药物出具了《关于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问询函中指出,实际控制人陈贇俊同时从事药品推广业务和餐饮连锁业务,通过相关公司账户和控制多张个人卡进行资金往来,向销售推广个人支付药品推广费,并与亲朋、同事间存在大额资金拆借与周转。
2017年至2020年,圣兆药物子公司万汇生物、鼎兆医药分多笔从实际控制人陈贇俊控制的嘉运宏开、宁波洛亨、策祁国际等3家关联公司处采购生物活性粉、压针机等原材料及医疗器械,采购金额3780.60万元。其中,有3134.05万元通过不公允关联交易的方式流向陈贇俊控制的商业推广公司和个人账户上。
问询函要求对不公允关联采购资金来源及去向、发行人是否实际从事医药推广服务进行说明。
对此,圣兆药物解释称,2017 年至 2022 年,陈贇俊从事药品推广业务各年自金花制药厂等服务对象处获取的资金流入净额均大于对下游推广人员的资金流出净额,除临时性资金周 转外,上述关联交易相关款项不存在用于陈贇俊个人药品推广业务的情况。
据回复函中的数据显示,流向陈贇俊其他个人经营业务的金额共1123.27万元,其中餐饮产业房租支出484.50万元,餐饮产业开店及装修投入638.77万元。
尽管回复函一再表示,不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形,但在公司宣布终止IPO后,陈贇俊也退出了股东的行列。
据6月11日的变更信息公告,本次实际控制人数量减少,公司股东陈贇俊基于自身业务发展考虑,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有餐饮产业,故拟退出原一致行动人协议,不再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潘小玲、刘芝佑基于自身年龄因素考虑,拟不再参与对圣兆药物的经营决策,但继续作为一致行动人支持公司发展。
公告进一步强调,上述调整有利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决策与执行,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对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变更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独立、财务独立、资产完整产生不良影响。
三年累亏4亿
圣兆药物成立于2011年8月,主要从事复杂注射剂的研发及产业化相关工作,是国内少数在长效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两大领域同时拥有多个临床管线的复杂注射剂研发及产业化企业之一。
招股书显示,圣兆药物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已于 2023 年 9 月获批上市。此外,目前在研项目中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产品有1个,处于临床阶段的产品共4个,处于生产线建设或工艺验证阶段的产品共5个,该等产品均有望在 2027 年底前获批上市。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0年度至2022年度,圣兆药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2亿元、0.27亿元以及0.22亿元,主要为子公司经销医疗器械、药品实现的销售收入。
报告期内,圣兆药物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32亿元以及-1.4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对此,圣兆药物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处于药物研发阶段,主要产品尚未实现销售收入,现阶段营 业收入相对较低,未能覆盖成本费用;此外,公司作为药品研发企业,随着在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和研发进程持续推进, 研发用材料投入、临床试验费等相关费用上升,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研发费用来看,2020、2021、2022年,圣兆药物研发费用分别为0.87亿元、1.01亿元、1.08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现金流也令人堪忧,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4亿元、-1.03亿元、-1.33亿元。
对此,圣兆药物表示,复杂注射制剂的研发具有资本投入大、耗时周期长的特点;公司尚有 25 个在研项目,该等在研项目于获批上市前需耗费大量资金,未来三年预计的研发投入金额在 6.5 亿元至 8.8 亿元。
“在未来一段期间内或公司实现盈利前,公司营运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如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将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压力,甚至可能使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如公司无法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取得盈利或筹措到足够资金以维持营运支出,公司将被迫推迟、削减或取消研发项目,在研项目的研发进度和商业化进程将滞后,从而对公司业务前景、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圣兆药物表示。
不过,圣兆药物仍然充满信心,招股书提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随着产品的医保降价以及复杂剂型的推广,我国利培酮微球市场规模将迅速上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1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9.2亿元。目前,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而公司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有望成为国内首仿产品,潜在市场需求量巨大,为本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了充分保障。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备市场可行性。
一位从事企业并购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企业的核心技术是支撑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核心法宝。因此在上市审核中重点考虑技术及盈利能力,一方面是为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负责,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上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融资和股东收益的良性循环。
此次撤回IPO后,是否还会再度发力,尚有待市场观察。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