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ST康美二度申请“摘帽”,引发市场关注。受此消息面刺激,该股一路看涨,6月27日早间收盘,ST康美涨停,报1.85元/股。本周收盘1.94元/股,周涨幅8.38%,总市值268.96亿元。
6月26日晚间,ST康美发布《关于公司股票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指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渤海信托案件的不确定性影响消除、持续经营能力改善。因涉及的风险警示情况已消除,从而申请摘帽。
事实上,这并非是该公司首次申请“摘帽”。2023年4月,康美药业曾提出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但不到两个月就决定撤回该申请。彼时,康美药业表示,公司尚有未最终判决的历史诉讼,盈利能力尚待进一步恢复与提升。直至2023年6月13日晚间,康美药业公告称主动撤回“摘帽”申请。
据介绍,自2018年康美药业被发现连续四年年报存在财务造假情况后,从A股市场医药白马股神坛跌落。其近年财报显示,2019年—2023年,康美药业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处于巨亏状态,合计亏损达456.81亿元。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致函ST康美方面,试图了解更多未披露信息,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知名财税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究其原因考虑与渤海信托案等纠纷相关,目前该案件已进入执行程序,渤海信托纠纷的判决将影响康美药业计提负债的金额,进一步影响其账目情况。”
二次“摘帽”
此次ST康美发布《关于公司股票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显示,经对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条款进行逐项自查,康美药业此次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主要基于三点原因:公司原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占用资金已经解决,该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该公司已收到渤海信托案件二审终审判决,且对该公司的不确定性影响已经消除。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改善,核心主业情况持续向好。
据悉,“渤海信托案件”责任人已被追究相关责任。其中,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 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20万元;公司原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许冬瑾及其他责任人员11人,因参与相关证券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国证监会亦已对原实际控制人处以顶格的行政处罚。
与此同时,记者梳理其财务数据发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康美药业股东有19.55万户,投资者显然更加关注该公司的业绩增长空间和未来发展前景,但目前该公司造血能力依旧较弱。
从营收业绩来看,康美药业已经出现正向发展,该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48.74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747.1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而在扣非净利方面却仅亏损收窄,2019年-2023年,康美药业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处于巨亏状态,分别为-48.65亿元、-305.86亿元、-79.68亿元、-15.09亿元、-7.53亿元。2024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仍为负(-0.58亿元),合计达456.81亿元。2022年、2023年、2024年一季度,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亦为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去年以来康美药业第二次提出“摘帽”。2023年6月13日晚间,康美药业曾公告决定撤回关于公司股票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原因系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充分揭示后续不确定性风险的角度出发。此前的4月29日,康美药业曾公告称,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本次申请如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
合作广药
企查查显示,康美药业成立于1997年,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其市值不到10亿元,2018年一度突破千亿,但此后因财务造假陷入泥潭。2018年5月18日,康美药业主动向上交所申请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康美药业”变更为“ST康美”。
回溯康美药业加帽历程,其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被发现后,业绩被大幅修正,股价一落千丈,陷入无休止诉讼,一度游走在退市边缘。2016至2018年,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等通过虚开和篡改增值税发票、伪造银行单据,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7亿元,虚增收入275亿元,虚增利润39亿元。
对此,刘志耕认为,“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主要是围绕虚增营收和利润做文章。其主要手段包括:虚增或提前确认各种营业收入、少记推迟或转移各种费用、调节(增或减)经常性损益、关联交易调节收入和利润、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资产重组输送利润等手段实施财务造假。”
至此,康美药业也由此成为A股史上财务造假金额最高的公司。2019年5月,康美药业向上交所申请对其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同年5月21日,该公司股票简称由“康美药业”变更为“ST康美”。
在此背景下,从千亿白马股到负面缠身,康美药业重组进入广药时代。
2020年9月,康美药业公告称,当天康美实业、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及其配偶许冬瑾、金信典当行、普宁国际与易林投资共同签署《表决权让渡协议》,在表决权让渡期间内,康美实业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487184641股股份(对应公司29.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及提名和提案权等权利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让渡给易林投资行使。易林投资背后正是广药集团和两级国资。
康美药业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2022年财报显示,康美药业的控股股东为广东神农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神农氏无实际控制人,广药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神农氏中医药合计持有46.049%。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康美药业的董事长赖志坚同出自广药系。广药入主后,康美药业的主业聚焦在之前的中药饮片领域,其财务数据一度有所好转,2021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79.18亿元,但2022年“是公司重整成功后生产经营的第一年,也是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换届后掌舵的第一年”,却再次由盈转亏,净亏26.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业绩不佳是康美药业主动放弃摘帽的原因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对于此次“摘帽”申请,ST康美发布第九届董事会2024年度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显示以9比0的审议通过了摘帽申请。
见习编辑:邓舟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