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7/202407241124217V5xnSEjeR.jpg

A股首家!昔日“商品混凝土第一股”*ST深天锁定“市值退市”,资金被实控人占超1亿元

董红艳 2024-7-25 00:34:25

上市以来市值走势。 截图自百度股市通

本报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昔日风光不再,混迹A股三十余载的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深天”,000023.SZ)最终还是站在了退市的边缘,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商品混凝土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从“商品混凝土第一股”沦为“A股市值退市第一股”。

除须应对退市相关问题,*ST深天还深陷多重经济纠纷,被实控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37亿元,业绩上也日显乏力,亏损面正在扩大。不过,*ST深天方面回应称,目前经营正常。

对于此种情况,多位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市值退市对公司的声誉、股东、投资人都具有负面影响,但是对资本市场总体而言是一种利好,健全的退出机制在上市公司中启动了动态的赛马机制,会将市场资源更加合理配置。如果股市走低的现状持续,现有规则下,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面临市值退市。但是应该防范此退市机制会“错杀”部分小市值股。

A股“市值退市”第一股板上钉钉

现如今,*ST深天已经全然没有了“自救”的机会。股市交易数据显示,2024年7月23日,*ST深天开盘跌停,截至当日收盘,*ST深天总市值2.51亿元,已经连续19日总市值低于3亿元,距离连续20日仅剩一步之遥。且即便下一个交易日涨停,*ST深天市值已经难回3亿元。

多年来,中小市值股成为短线炒作的重灾区。为了引导投资者理性选择,引导价值投资,实现优胜劣汰,2020年12月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定》中新增了“市值退市”指标,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将触发退市,并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退市监管力度加大,2024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显示,主板A股(含A+B股)的市值退市标准将从今年10月30日开始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B股、创业板及科创板的退市标准维持3亿元不变;在4月30日至10月30日期间的过渡期内,主板市值退市标准依然为3亿元。

市值退市相关规定发布以来,A股上尚未出现市值退市案例,因此,*ST深天将成为A股首家“市值退市”企业。

*ST深天也曾是投资者心目中的牛股。1993年4月29日,*ST深天正式登陆A股,截至目前已经是A股三十年的“老员工”。房地产鼎盛时期,*ST深天也曾随之步入青云。百度股市通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ST深天的总市值曾经超过50亿元。

不过,2020年底起,*ST深天的股价情况急转直下,步步迈向深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5月13日,*ST深天的总市值一度跌至2.84亿元,后在3亿元上下波动。从6月27开始,*ST深天总市值再也没有爬上过3亿元,截至目前此情形已经连续出现19日。

其实,在此之前,B股“市值退市第一股”已经诞生。2024年6月14日,建车B公告称,截至当日收盘,股票市值为1.33亿元,已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交易。

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ST深天,截至7月23日收盘,A股市场上还有*ST美吉、*ST美讯等8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以“3”开头,总市值逼近3亿元。

对于此类现象,晶捷互动创始人陈晶晶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市值退市对公司的声誉、股东、投资人都具有负面影响,但是对资本市场总体而言是一种利好,健全的退出机制在上市公司中启动了动态的赛马机制,优胜劣汰,既给落后企业一定压力,也有机会将市场资源更加合理配置,投资者有更多获利机会。

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同时表示如果股市走低的现状持续,现有规则下,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面临市值退市。但是应该防范此退市机制会“错杀”部分小市值股。

过亿元资金被占用,涉嫌违规信披

除了当前市值退市问题,*ST深天业绩表现持续乏力,陷入多重经济纠纷。7月10日,*ST深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至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009.59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面扩大。

对此业绩表现,*ST深天解释称,混凝土业受市场影响,销售收入下降;因存在经济纠纷的诉讼、仲裁事项较多,导致部分资产被冻结、查封,对生产和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2022年关停的四家混凝土站尚未恢复生产和销售,应收账款账龄增加导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较多;对诉讼、仲裁事项预提了费用,使得营业利润下降。

*ST深天的过亿元的资金已经被长期占用。2023年4月29日,*ST深天披露,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ST深天实控人林宏润及其关联人于2023年5月4日以预付材料款的名义形成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3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85%。截至目前,该笔资金未见有收回相关消息。

烦心事不止于此,2023年8月30日,ST深天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值得关注的是,同日,公司实控人也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理由同样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据此,业内推测被立案或跟此前曝出的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有关。

对于当前局面,*ST深天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投资者称,目前暂时没有新的应对方案,并表示目前公司员工还在正常上班,不会影响公司经营。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7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ST深天董秘办,以记者身份向其询问退市相关问题。记者通过电话注意到,该工作人员多次询问其同事应该如何回应媒体,最终该工作人员表示,该电话只接受投资者咨询,不接受媒体采访,如有问题采访可发送邮件。同日,记者向其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是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对此,陈晶晶坦言,A股上类似*ST深天的企业,上市时间较早、产业结构单一,未能跟随国家产业战略及时调整方向,也没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种种原因导致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收入和利润下滑,给企业和投资者都带来损失,逐步被资本市场淘汰也是正常的。而企业上市不能以上市为终点,传统行业要不断顺应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变化,持续取得经营业绩才是上市融资的初心和根本。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