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8/20240820214331zGHcmrlWkE.jpg

岭南股债违约打破国资刚兑“信仰”,可转债市场新发、清退均加速,投资人如何选择?

胡金华 2024-8-20 23:23:28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从广汇退债、搜特退债到蓝盾退债,7月下旬至8月中旬,A股可转债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可转债违约退市风波;而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新债发行也在加速,我国可转债市场正面临着新的投资考验。

8月15日深夜,岭南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8月13日,岭南转债剩余金额为4.9亿元,公司现有货币资金无法偿付岭南转债,“岭南转债”无法按期进行本息兑付。岭南转债原定摘牌日为2024年8月15日(星期四),现因“岭南转债”到期无法兑付本息,暂不在深交所摘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述公告发布后,岭南股份正股却在8月19日和20日连拉涨停,股价再次报收在1元上方。

而在8月13日下午,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或查封,资金严重短缺,应于8月13日支付的“蓝盾退债”可转债本息无法按期兑付。上述两起转债违约发生前,搜于特集团发行的搜特退债于今年3月首次出现实质性违约,另有辉丰、正邦、全筑等个券也均出现预期违约。

“可转债市场违约事件的增多可能导致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退出可转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备更强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更注重个券的信用分析和选择,这可能会推动市场的专业化和成熟度提升。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更为谨慎和理性地应对市场变化。监管层的介入、投资者的结构性调整以及市场分层的加剧,都是未来可转债市场需要应对的挑战和机遇。”上海仟富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佳莹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资转债违约

事实上,岭南转债的违约对于市场的影响远大于此前蓝盾、搜特退市转债,因其国资股东的背景,引发了业内一众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岭南股份主业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水环境治理,近年来,公司因地方政府延期支付造成回款难,业绩亏损、资产负债率较高。为了自救,控股股东尹洪卫于2022年引入国资,实控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原计划通过“受让股份+定增”方式获得岭南股份控制权,但定增自2022年9月至今仍未获批。2022年12月,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岭南股份实控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是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属于国资。

目前,实控人旗下公司中山华盈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持股5.02%+获得尹洪卫全部所持的17.32%股份的表决权+派驻董事增加席位”的方式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市场博弈情绪比较高,主要因为三点:第一,岭南股份控股股东为国资背景;第二,岭南转债临到期前公告增加担保物;第三,正股未退市,公司未必想创造历史。”8月19日,上海一位专注转债市场的投资人陈杰(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陈杰指出,最终违约实际上也有国资的考量。对于中山火炬而言,当年计划收购时股价尚在2元以上,或许未考虑到后期股价严重下跌,转债到期需要进行兑付的情况;另外,前期已经投入了10亿元真金白银,在岭南股份积重难返之下及时止损,也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合理举措。

许佳莹则在受访中称,岭南股份作为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其可转债违约事件是A股市场首次发生的此类情况,这一事件打破了市场上对国资背景企业的绝对信任,尽管拥有国资背景,企业仍可能面临内部管理不善、投资决策失误、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挑战。这一事件也凸显了国企改革的迫切性,尤其是在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方面。

“即使是在国资背景企业中,投资风险仍然存在。投资者在购买类似的债务工具时,应更加注重对企业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分析,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其国资背景。”许佳莹说。

在许佳莹看来,岭南转债违约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受宏观环境影响,作为一家市政园林和环保企业,其主要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放缓,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环保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新项目获取难度增大,项目回款周期延长,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此外,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低利润率和高负债经营模式,使得公司在收入下降的同时,面临更大的债务压力。

“岭南股份曾通过并购和扩张来实现多元化发展,进入了多个领域如文化旅游、环保等。然而这种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上的复杂性和财务上的沉重负担,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在市场环境恶化时尤为明显,不同业务板块的整合效果不佳,导致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低下,资源分散,难以应对市场变化。而且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环保企业普遍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和政策风险,也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上增收不增利的处境。此外,金融去杠杆政策导致融资渠道收紧,利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许佳莹指出。

可转债市场迎来变化

截至8月20日,可转债市场新发债券的速度已经超过了IPO,仅8月来就有7只可转债上市,在违约转债增多和新发转债加速的新投资环境下,整个市场的投资情绪如何?

“肯定会影响到整个转债市场的表现。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可转债市场的投资信心,在可转债选择上会更加谨慎,从而减少配置可转债需求;其二,可转债市场可能会经历更频繁和更大的价格波动,尤其是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可转债市场的稳定性;其三,可能引发市场对其他可转债的信用风险担忧,同时投资者会更加重视主体公司资质的评估,导致投资者对高风险可转债的避险情绪上升,从而影响到可转债的整体估值和价格表现以及供需关系。”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称。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则指出,辉丰、蓝盾、正邦、全筑等个券预期违约案例非突发事件,正股股价表现不佳且持续期较久,价格走势符合市场预期,预期违约成为现实时难对转债市场形成整体冲击。当前低资质转债普遍低于纯债价值,是基于信用风险考量的价格重估。正股退市、转债违约预期下,每次信用事件的发生都可能会对低资质转债产生冲击,低价转债的高波动调整逐渐成为共识,低价策略逐渐失效。

“违约退市加速可能也是监管机构加大对可转债市场的监管力度,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包括加强对发行企业的资质审核,提升信息披露标准,以及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控和预警机制,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许佳莹表示。

作为专注可转债交易的机构投资人,上海仟富来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人士也在8月20日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目前新发可转债的速度加快,市场上可转债打新仍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但如果退市风险进一步增大且违约事件频发,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重新评估可转债打新的风险收益比。尤其是对于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机构可能会选择回避,进而导致打新热情有所下降。

岭南股份的违约会不会冲击市场投资人对这部分可转债的信心?许佳莹认为,投资者长期以来对国企可转债的信任,部分基于对其背后国资背景的刚性兑付预期。如果这一预期被打破,投资者可能会对国企可转债的信用度产生怀疑,影响国资背景企业可转债的交易活跃度和价格。投资者将更加关注国企可转债的实际信用风险和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而不再盲目依赖其国资背景。这将推动市场更理性地评估国企的偿债能力,从而对整个可转债市场起到一定的风险警示作用。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基本面强劲,行业前景好,信用评级相对较高的转债可以关注一下,减少投资中的不确定性。投机行为往往更容易吸引缺乏专业知识的中小投资者参与,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市场波动中蒙受损失。通过强化市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中小投资者因投机行为带来的风险。且投机行为往往伴随着短期市场波动和不理性的价格变动,可能对市场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减少投机行为,提倡长期投资,将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的成熟度和理性程度。”许佳莹进一步指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