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在历经多年的迅猛发展后,乳业巨头蒙牛乳业(2319.HK,下称“蒙牛”)开始进入调整新阶段。自今年3月下旬接掌蒙牛帅印以来,新任总裁高飞8月28日交出了其任期内的首份半年度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蒙牛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滑的双重压力,同时,原奶过剩态势尚未显现出明确的反转信号,这无疑为下半年的市场走势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客观上讲,在今天的这个大环境下,总体的消费信心和消费的意愿不及预期。我们看到渠道储货积极性也不及疫情前和疫情中,因而上半年公司控制了发货节奏,保持了终端合理库存,对销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叠加了原奶供应过剩、行业需供矛盾比较凸显,导致了行业终端折扣力度也在加大,也给实际价格带来一定折损。但从经营和管理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高飞在8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核心业务下滑
“2024年上半年,原奶供给过剩,需求不及预期,需供矛盾凸显,乳制品行业整体呈现短期下滑。”蒙牛在刚刚发布的中报中如此描述行业当前困境。
在如此市场环境下,今年上半年,蒙牛实现收入446.7亿元,同比下降12.6%;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19%。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乳业巨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上一次出现还要追溯到2020年上半年及全年,凸显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复杂与挑战性。
进一步细分至业务层面,今年上半年,占蒙牛总收入超八成的液奶业务收入为362.6亿元,下滑12.9%。除了液奶业务外,冰淇淋业务、奶粉业务、奶酪业务收入分别为33.714亿元、16.353亿元、21.143亿元,较2023年同期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上半年各个品类均表现不及预期,主要是之前长期增长比较好的品类当中,比如常温的白奶和国内冰淇淋的业务受到消费的疲软和需供矛盾、渠道变化等原因,公司保持合理的发货,因而销量有所下降,价格相对稳定。”高飞指出,低温和鲜奶的品类仍然是保持跑赢行业的增长,利润率也在持续提升,奶粉由于雅士利私有化做了一些产品和品牌的精简,所以体现在报表端的收入仍有下降,但是利润端实现了盈利。
高飞提及,从业务板块来看,常温液态奶受到原奶价格的下行和需求不及预期的挑战是最为突出的,但他同时强调,蒙牛坚定做认为对的事,夯实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
“为了应对市场压力,今年以来,从白奶到酸奶,尤其是高端产品,普遍加大了促销力度;此外,由于动销不畅,去年积压的库存产品(如保质期六个月的乳制品)需处理完毕,这进一步加剧了营收和利润的压力。”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8月29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蒙牛面临的业绩及利润下滑问题,主要源于国内乳制品整体消费量下降、促销力度加大与旧库存处理的双重压力,以及生乳过剩收奶喷奶导致的资金占用、存货减值等方面原因。
行业调整仍未结束
面对原料奶供应过剩的困境,蒙牛等乳业巨头已历经长达两年多的原奶价格持续下滑挑战,且目前价格回升迹象依然渺茫。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五届奶业大会上,行业专家指出,尽管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每日缩减了近4500吨原奶产量,但他预测,每天需减少8000吨奶才能大幅缓解产能过剩。
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库存包袱,此外,原料粉价值逐渐缩水,直接反映在蒙牛的财报中——仅今年上半年,蒙牛的存货减值就高达3.5亿元,这一大额减值成为拖累其净利润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原奶价格的回暖之路似乎仍布满迷雾。Wind最新数据显示,8月22日奶业主产区生鲜乳收购价3.2元/公斤,同比跌15%,与2022年初相比跌幅更是高达25%。
另外,农业农村部7月20日发布的《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指出,预计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维持低迷,该月报提及,据农业农村部生鲜乳收购站监测数据,1—5月累计,奶站生鲜乳产量同比增8.9%,养殖场淘汰低产牛、降低后备牛比例,但过剩情况未见明显缓解,预计国内生鲜乳收购价维持低迷。
宋亮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今年是整个市场阶段性过剩对下游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全面显现期,且这一影响预计将持续至明年乃至后年,在此期间,从业绩到利润,企业都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此外,记者关注到,在Wind 3C 会议上,开源证券分析师提及原奶过剩及行业反转节点时指出,“盯住原奶价格这个指标,如果看到原奶价格能够止跌,甚至开始同比上涨的时候,可能这个行业反转的机会就到了。”该人士预计,最快的时间节点也要看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观察是否会有上述价格止跌上涨的情况出现。
在行业拐点尚未清晰显现背景下,行业巨头的相应调整动作已经在财报中有所显现。记者关注到,今年上半年,蒙牛销售及经销费用减少8.8%至126.805亿元。这也是蒙牛近十年来在该项费用上的首次大幅度下降,这十年间,除了2022年出现过4.86%的小幅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上涨趋势。不过,从销售费用率来看,在总收入出现下滑情况下,上半年该数据增至28.4%,去年同期该数据为27.2%。
高飞也在业绩会上进一步指出,面对短期的挑战,蒙牛积极采取提质增效的措施,保持了合理费用投放。他提及,今年上半年,蒙牛经营利润率提升到7%,有信心全年经营利润率保持扩张。
未来破局圈重点
“蒙牛成立25年来已经经历过多轮行业周期的波动,拉长时间来看每一轮周期的影响,我认为都是短暂的,也是头部乳企实现跨越发展的契机。”高飞在8月29日举行的业绩会上如此指出。
谈及行业调整期,企业应该从何处破局,宋亮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企业而言,面临当前市场环境需加速推进三大核心调整,首要是产品结构性调整,其次加快供应链体系全面升级,再者加快商业模式与渠道合作方式的创新调整,这三项调整并非单一企业的孤立行动,而是整个行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必须实施的战略转型。
记者从蒙牛方面了解到,在业绩会上,高飞首次对外公布了蒙牛未来“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即主体业务+创新业务+国际化业务。
高飞介绍称,“一体”为主体业务,蒙牛核心业务的基本盘要持续精耕;“两翼”则分别指向创新业务与国际化业务。对于创新业务,高飞提出“持续创新扩优势”的要求,强调要在专业营养与原料业务领域不断突破,建立好护城河。
其中,在国际化业务方面,高飞特别提到了冰淇淋品牌艾雪在东南亚市场的成功案例,称艾雪已成为印尼排名第一、菲律宾即食冰淇淋排名第二的冰淇淋品牌,树立了中国冰淇淋品牌的出海标杆。“未来我们将以东南亚作为一个桥头堡,做好国际化市场开拓,营养全球消费者。”高飞表示。
谈及乳企国际化,宋亮认为,国际化并不是意味着要在海外重新建厂,而是利用之前企业在海外已有的工厂生产的高品质产品,作为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敲门砖,之所以选择冰品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它相对容易进入市场,能够较快地建立起品牌认知和消费者基础,未来可以逐步渗透到酸奶和白奶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在发布业绩同时宣布了高额回购计划。蒙牛表示,积极提升股东回报,计划于未来12个月内进行总规模最高达2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受此消息影响,8月29日蒙牛股价开盘后持续走高,一度涨超10%。
责任编辑:卢晓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