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9/20240911192150ak74WxlLC4.jpg

涉巨额医疗设备采购腐败,三甲医院被点名,医药领域审计风暴来了

于娜 2024-9-11 20:31:53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网近日公布了《中共乐山市委关于省委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该《通报》着重指出了医药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医药领域“一把手”腐败、能人腐败、涉案人员多、手段隐蔽、利益链条长特征明显,设备、药品、耗材采购中的腐败问题屡禁不止。 并且,还直接点名了一家大型三甲医院。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至 8 月底,今年至少已有超过 230 名医药领域的“一把手”被查处,涉及地方卫健、医保、药监、医院等领域的领导干部,以及药企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层。

在北京、浙江、山东、黑龙江等多省市于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了多家公立医院在医疗设备、药品采购等方面存在的违规问题,而其他省市的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产销审计工作也即将开启。

“相对于其他医药反腐手段,审计监督更加全面、深入。”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审计监督不只是针对医药购销领域,还包括医院领导在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人事任用等方面是否合规,以及医疗机构的物资采购、总务材料设施等的审计工作,涉及到医疗机构容易滋生腐败的用人问题、物资采购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的监督,可能会发现医疗机构存在的更多的问题线索。

三甲医院里的“灰色交易”

通报显示,乐山市人民医院有的领导干部为有关人员在医疗设备和耗材采购中违规提供帮助,有的干部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涉嫌违法犯罪,严重破坏行业风气;该院还违规接受有关企业捐赠设备并捆绑采购专用试剂。

乐山市人民医院是一座百年老院,其前身为加拿大联合教会医生启尔德博士创建的“嘉定福音医院”“仁济医院”,始建于1894年。1952年, “仁济医院”与 “公立乐山中心卫生院”合并为“乐山专区医院”。1985年,随地改市更名为“乐山市人民医院”。2009年通过国家“三甲”综合医院评审。

公开资料显示,乐山市人民医院拥有具备IGRT精准放射治疗LA、3.0T MRI、256排CT、车载CT、DSA、全飞秒近视激光治疗仪、海扶刀、ECMO等大中型现代化医疗设备。编制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1800张,年门诊人次179余万,出院病人近8余万,手术台次5余万。

对于乐山市人民医院出现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与医院党委书记开展谈心谈话。2024年1月24日,医院党委书记与9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1月25日,医院党委书记与科室主要负责人、科室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开展集中谈话,覆盖200余人。

4月16日—17日,乐山市人民医院采购中心对7家采购代理机构进行了“一对一”约谈,进一步提高采购代理机构的主动服务意识,保证采购代理工作严谨性、专业性和合规性。

目前,乐山市人民医院拟定的《医院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正在按流程审签中,并制定2024年市人民医院内部审计计划,对眼科、医学工程科、脊柱外科等3个科室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目前,已完成对眼科的内部审计工作,发现问题6个,正在对医学工程科进行内部审计。

在制定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员)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委托采购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和医用耗材变更管理办法的同时,乐山市人民医院开展三项清理工作,及时停用5台违规捐赠设备、2种捆绑试剂。对涉嫌“捆绑”的试剂但因业务需要暂未停用的,已开展新引进耗材论证工作,待论证通过后,将按照新引进耗材采购流程分批次进行采购。

医药审计监督更加全面深入

随着医药反腐向全链条、全领域的不断推进,审计部门对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监督凸显出更全面、更深入的特点。

审计署正式加入医药医疗纠风工作是在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部署相关工作时,配套发布《关于调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其中明确该机制成员单位由原来9个增加到14个,审计署负责加强对医药企业生产、销售和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采购的审计监督;按程序移送行风问题线索;承担纠风部际工作机制交办的其他事项。

徐毓才告诉本报记者,对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审计工作包括定期审计、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会在一定周期内对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审计,医疗机构的主要领导如院长、书记在离任的时候要对其任内工作进行审计。

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产销是审计监督的重点。在今年5月发布的《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开展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重点关注推高药品价格、扰乱药品流通秩序的不法行为,以及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违规违法行为,督促生产供应企业落实合规经营的主体责任。

近期,北京、浙江、山东、黑龙江等多省市陆续公布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涉及多家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定制式招标、医保基金使用不规范、集采药品耗材违规采购等问题。

以贵阳市此前发布的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为例,该报告直指医保基金管理存在不足、医院管理还需加强,并列举有医院未经公开招标直接与供应商签订或续签合同,违规线下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2.43亿元等情况。

针对公立医院和药械产销方面,浙江、云南等省市也正在密集布局审计相关工作,并公布了对公立医院进行审计调查的时间表以及举报电话。

在审计风暴到来之前,近期,多家上市医疗企业董事长、高管,医械龙头实控人、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已经密集被查,体现出了监管部门对行业的监管力度正在升级。

“现在医疗器械企业的日子可以说举步维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代表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医药反腐和集采政策的多重压力下,想要拓展新的市场非常难,很多企业都在‘吃老本’,并且还得非常谨慎不能踩到红线。”

徐毓才表示,审计部门对一家医疗机构的审计持续时间会比较长,需要跟被审计医院的主要领导、职工、患者等沟通,对医院的运营进行深入审查。对医药企业的审计围绕主要经营活动进行,比如招投标、产品销售、购销账目等方面。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涉及到行政处理的交给对应主管部门,涉及到领导干部违纪问题的交给纪检监察机关,涉及到犯罪的则移交给司法机关。

见习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