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9/20240924091712MFWLuq9y0d.png

“玲感大会:1.5度青年气候创新派对”——关于气候行动的共识与更多可能

李氏琼 2024-9-24 22:12:41

“玲感大会:1.5度青年气候创新派对”开幕式合影

本报记者 文梅 实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我们与气候变化的距离有多远?它究竟像人类与无家可归的北极熊之间那么遥远,还是近在每个人的切身经历与体验里?

为探讨上述问题,2024年9月20日—22日,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下称“自然之友”)发起了“玲感大会:1.5度青年气候创新派对”活动,期望公众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以自身为出发点,关注、参与和回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问题与挑战,提升意识,激发行动力。

人人都可以成为“1.5度青年”

关于气候行动,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有“双碳”目标,有绿色金融,还有《巴黎协定》,或者是限塑令、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等等。从宏观到微观,气候议题可探讨的内容有很多,达成的共识也不少。

但从每个人的具体生活出发,气候议题又会呈现不同的样态:它是40度高温里奔波劳碌的外卖小哥和建筑工人;是每一次风暴过后被折断的大树;是毕业季被人丢弃在地上的一束鲜花……细细观察自身周边,气候议题与个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除了各种倡导提议之外,个体也有着自主自发参与、拓宽气候行动边界的可能。

00后高中生、玲珑计划第五期伙伴刘斯铭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作为一名业余滑雪运动员,他发现因为全球变暖,天然雪越来越难以达到相应的硬度要求,滑雪运动员室外可训练时间变短,因而滑雪场内的人造雪逐渐增多。但人造雪成本较高,温度一升高就需要重新造雪,可实际滑雪人数与对应成本难以平衡,很多滑雪场因此关闭。再考虑到长期人造雪对土壤造成的伤害,整体资源上会有很多浪费。

“全球变暖的影响正在切切实实地发生,所以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改变和影响‘气候越不好越要人工造雪,越人工造雪气候越不好’的悖论。比方说,我正在了解怎么进行滑雪领域上的气候科普,也有尝试和滑雪场进行一些节源相关的奖励性措施沟通,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是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气候和人造雪的关联。”刘斯铭说道。

自然之友气候战略总监、玲珑计划发起人刘金梅女士在开幕式上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度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只要你在乎气候变化,想要作出改变,那么,不论年龄、不论背景,大家都可以定义自己为‘1.5度青年’。当‘人’居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心时,每个人能够找到自己和气候变化的故事,发起与之匹配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成为一名践行者。”

玲珑计划是此次“玲感大会”得以生根发芽的丰沃土壤,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玲珑计划是由自然之友联合果壳自然等志同道合伙伴,在2021年发起的公民气候行动计划,通过提供课程学习、在线资源、平台支持等,来帮助公民气候行动者和领导者更有效地解决气候变化领域的真问题。至今,玲珑计划已开展五期,共有超过1360位社会人士报名、157位种子伙伴入选、1—4期已支持68位行动者开展公民气候行动。

“我在学校就有滑雪相关的公益计划,也和同学们组成社团,展开了实践。但是因为缺少相关资源,也不了解如何进行项目策划和宣传,所以最后并没有成功。后来,看到玲珑计划提供系统课程学习、导师交流辅导、社群共学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觉得和自己需要提升的能力素养一致,就报名并通过了筛选。”刘斯铭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玲珑计划让“1.5度青年”快速行动起来,解决个人在行动计划设计阶段和开展初期遇到的难题。

观点不同,但目标一致

与1.5度青年相关且不可回避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世代,不同时代下,公众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各有差异。

在开幕式对谈交流现场,70后至90后的四位嘉宾对2050年的看法逐层变化。70后气候行动者、口述史写作者杨青对未来气候变化有着更多的担忧;而90后于坤、00后刘斯铭,则认为气候相关问题会有更多的解决空间。

自由撰稿人、玲珑计划第四期伙伴于坤,她在谈及高温热浪天气下户外工作者的工作状况时,认为“到2050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城市绿岛、公园可能会越来越完善,甚至会有特别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设施出现。”

不过,尽管大家关切不同,期待不同,但不同世代的行动者都有一个共识:气候行动,在看到与自己的关联点后,需要让自己作为一种解决方法,主动做起来。不同的观点、想法并不会影响到个体实践,相反,它会扩大气候行动的边界范围。

于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谈论到的对象有老年人和儿童、户外运动者、户外工作者。从我个人经验来说,在生活中,最需要发声的是户外工作者,因为他们本身处于一个发声渠道较少的位置,而被报道出来的常常是已发生的不可挽回的事件。如,2021年某工厂工人因热射病去世,2023年北京一导游因该病去世等等。所以,我在做相关气候与公共卫生活动时,主要针对这一人群,通过做外卖员、建筑工人,去感受他们的劳动场景,然后提供一些应对指南,包括经历热应激的人,身体关键指标变化图是什么样的;身体对热的承受力是多少;如何看懂天气预报里的预警信息等等。”

谈及未来项目的可能性,于坤说:“因为项目的时间限制性,我并没有将想法全部落地,明年可能会以个人身份继续做这个项目,开展区域不会仅局限于我现在生活的城市,而是去更需要关注到这个问题的地域,比方说,南京、海南等地方,利用好我在社会学领域的知识,继续将参与式观察结果深化呈现。”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层面上作出相应的行动。可能不够高大上,不够国际化、全球化,但每一个人在地的、基于自身出发的行动,都能够或多或少推动相关事件的发展。”于坤补充道。

用技术扩大气候议题的可知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公众对气候议题的关注,丰富活动可玩性,自然之友同果壳自然共同设计了我国气候议题公众倡导领域的首个AIGC互动测试游戏——“灾变纪元:升温3℃的生存法则”

除了对画风、创意的称赞,更有试玩用户反馈称“不同职业构成了一个有分工有合作、各种性格人群都有的未来世界,更加提醒我们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

“这次尝试让创意与AI搭配,文字主要由AI生成,图片加入了法国幻想艺术家莫比乌斯的美学风格,关联到青年人喜爱的文化元素,由AI预生成后再调试,希望让‘好工具+好经验’发挥最大效能。大家只需回答11个简单有趣的问题,即可解锁对应卡牌,可以多尝试一下能解锁多少人物,来探索重构绿色家园的多种可能。”果壳市场总负责人、AIGC创意产业联盟负责人蒋江在开幕式上介绍,这次游戏设计了6个灾变区域、36个未来气候变化下可能出现的新职业,以及60种新装备来讲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

“玲感大会”志愿者说:“希望大家玩着玩着,对看似宏大枯燥的气候议题有更具体的认知,了解到原来气候议题还有这样的玩法和参与方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指出,家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3。这意味着,当公众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并生活方式上向着低碳的方向进行转变时,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全球气候行动。“虽然这只是一个娱乐向的互动测试,场景也只是我们设想出来的;但根据目前各国气候行动的进度,全球气温上升3℃很有可能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未来。”在互动测试游戏介绍界面,有这样一句话。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公众需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合理推演与预测,进而在当下调整行动,而技术在此类科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提供临场感、交互感,让公众沉浸其中。因此,相关工作者可以借助VR、AIGC等技术,用有趣的、可感的逻辑来表达对气候议题的理性探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场景可以丰富多彩,渠道可以线上线下融合。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有8场工作坊、7场对谈会以及多媒体展览、小舞台、可持续市集等,以期把“气候变化”这个难咀嚼的食材做成“漂亮饭”,让公众更好消化。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