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在人口老龄化及少子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启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年金险等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需求。
尽管有需求端和政策端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商业养老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0月16日,由南开大学、小雨伞保险经纪联合发布的《2023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就指出,当前市场上提供的养老保险产品与服务尚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多元需求,保障范围较为有限,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未能全面覆盖消费者对于养老服务的预期,在支取灵活性、医养结合服务等方面还有优化空间。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未来商业保险要做的不能只是单纯的给付保险金,因为人们更担心的是有钱无服务,商业保险最重要的是通过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仍存挑战
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一方面是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23年的21.10%。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4.6亿。另一方面,2023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预计2040年预期寿命将接近82岁。随着预期寿命每10年增加2-3岁,未来百岁人生更加普遍。
幸运的是,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自愿开展的各类养老储蓄包括个人养老金相衔接的“三支柱”体系。
从第一支柱覆盖范围来看,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66亿,同比增加1336万人,参保率超过90%。但随着老年人的抚养负担进一步加重,现收现付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能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亟待二、三支柱补位。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分别经过30年和20年的发展,都定型为基金制运作方式,已经初具规模但后续增长乏力。
也因此,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被寄予厚望。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曾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保险机构凭借全面的牌照资质、出色的保险产品服务能力和长期险资管理经验,在第三支柱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一是积极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二是大力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各类商业保险。三是加大老年人保险产品供给,丰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产品种类,开发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拓宽保障范围,提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保险渗透率。四是清理和规范发展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的确,国家对商业保险在养老金体系建设和多层次医疗体系建设当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视,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鼓励商业保险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商业健康险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近万亿规模市场。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超过9000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24%。
但报告也指出,传统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方面,通过具体保险产品对比,可以看出目前保险公司在商业养老金产品研发中存在产品同质化、产品丰富度不高的问题。从供给角度来讲,供给主体不足,导致产品数量较少,且产品类型有限,多以传统型年金为主,分红型、万能型产品供给不足。
从需求角度出发,报告表示,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期待分红型保险产品,并且,随着长寿时代的来临,除了传统年金给付,消费者对失能护理责任的需求也越发高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方面,目前参保率较低,增量较少。反观目前增量巨大的老龄群体和严峻的养老形势,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与之并不相配。从供给角度讲,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供给不足、营销力度小、服务专业性较差;从需求角度讲,我国居民商业养老保险意识薄弱、参保积极性小。
对此,报告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方面,在当前利率走低的背景下,分红养老年金保险以其复利累计生息积累红利的方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向好、发展空间大,因此,分红年金+万能账户这样的产品组合存在很大可能将成为保险市场的热点。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对分红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并且提高产品吸引力,重视消费者对长期收益的预期,积极研究投资方向和拓展投资渠道。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应针对市场需求,创新产品给付责任模式,在原有的生存年金和死亡给付基础上,针对失能、半失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研发达到护理状态责任的养老年金产品,为此类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对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而言,保险机构应积极响应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稳定市场供给。此外,还要面向客户、面向市场调整营销模式,最大程度吸引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保险机构应配合相关政府,积极宣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提高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提高潜在消费者的参保积极性。
养老储备意识有待提升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相比疾病风险,消费者对养老风险的担忧并没有那么强烈。报告显示,仅有8.2%的人将养老风险视为头号风险。
很多消费者对养老储蓄颇为乐观。报告显示,近半数调研人群表示,在3年内便可完成养老储蓄,仅有3.3%的调研人群表示要准备十年以上;97.9%的调研人群表示能在退休前完成养老储蓄。
不仅如此,报告数据还显示,21.9%的调研人群表示养老保障充足,不会购买年金;32.5%的调研人群表示打算购买一份新的年金保险产品,并且正在寻找合适的产品;48.1%的调研人群认为年金保险收益和灵活性不如其他养老金融产品,不考虑购买;仍有20%调研人群不了解年金险也不打算购买。
尽管居民养老保障资金储备意识较为淡薄,但关于失能后的生活照料需求程度却很高。报告数据显示,调研人群中,54.7%的人担忧“卧床无人护理照料”,49.4%的人担忧“外出行动不便利”,49.3%的人担忧“生活自理不便利”。
实际上,对于老年人而言,无论看病、药品还是照料服务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报告数据也显示,养老服务中医疗类服务的需求占比高达70.1%。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报告显示,26.9%的人群选择“医养结合养老”,居家或社区享受“医养一体”服务;17%的人群选择居家养老,由子女或护工在家照料;16.7%的人群选择乡村养老;9.3%的人群选择“机构养老”,入住养老机构;9.2%的人群选择托管式社区养老,由社区照护机构照料。
不论选择何种方式养老,都面临着不小的资金支出。而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调研人群预计退休时家庭养老储蓄额低于75万元,27.6%调研人群的储蓄额在50万-75万元之间,占比最大。36.9%的调研人群养老储蓄额低于50万元,而一半以上的调研人群预计养老支出额在50万元以上,证明收入较低人群的养老保障储备较为不足。
因此,《报告》表示,针对消费者普遍期待提高年金险的收益和灵活性、降低产品费用、提高保障范围和程度、简化购买流程等方面,建议保险公司着力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加强养老安排的科普和宣传,推进消费者养老金的储备。
同时面向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医疗服务、生活照料等方面养老需求,拓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成本节约,从开销端降低消费者的养老服务支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