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技术赋能,助推“人人参与”公益格局发展

李氏琼 2024-10-18 22:02:29

本报记者 文梅 实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每年9月,是公益相关参与者的忙碌月: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今年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在这天施行;9月9日是腾讯每年度的公益日,在正式升级为“久久公益日”后,强调多元和开放,公益活动也愈加多样。

而今,在忙碌热潮褪去后,随着天气转冷,我们也需要冷思考一下公益活动的变化——愈加强调个人在公益中的作用,也愈发注重公益的持久性,而这都离不开技术支撑。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公益格局,让公益活动有更多可能。

技术拓宽公益实践边界

作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社交媒体是传播慈善信息、影响公益慈善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慈善联合会传播委员会联合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发布的《中国社会公众慈善认知问卷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62%的受访者会关注慈善信息,对慈善信息来源渠道信任度较高的分别为官方渠道和互联网渠道,50%的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了解慈善相关的内容。

技术也让公益活动有了更大的呈现平台,让公众的参与更加轻松与可见。报告显示,74%的受访者参加过行为公益(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捐赠步数、捐赠积分、捐赠阅读时长等公益行为)。

以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为例,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美团依托自身数字科技能力,开发善款追踪系统(DTS,Donation Tracking System),与壹基金共创并探索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从捐赠到执行的闭环流程。用户每捐赠20元,即可为乡村儿童捐赠一块铺设操场所需的拼接地板(及相关配套费用),当下个月操场建成后,可以清晰地追溯所捐善款用于哪个幼儿园的第几行几列。这种低门槛的公益实践,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也让更多的中小商家参与其中。“在美团设计的捐助体系里,商家可以设定一笔订单的捐赠金额或比例,当订单发生时,就会有从几分钱到几块钱不等的金额进入公益项目,捐赠每次累积到20元,就会为乡村儿童操场捐赠出一块拼接地板,每块地板都匹配自己独一无二的编号。一些商家会直接捐赠整座操场,但绝大部分操场来自无数笔订单背后的商家和顾客。”

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借助技术,这项公益项目实现了对善款走向的实时追踪,探索解决了公益领域中公众最关心的‘信任’问题。”

技术正在让越来越多难以入局的个体参与其中。阿里公益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天天正能量”观察报告中,将小微公益定义为“基于民间生发的、个体或小型草根组织推动的公益实践”。这种公益模式不追求行为的宏大,而是让公益融入日常生活,尽可能地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从个体角度出发,技术支持下的公益行动,正是小微公益的深刻实践。它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参与者看到过程的明了与结果的清晰,激发了个体在其间的满足感、参与感,对向上向善公益氛围的营造颇有助力。

技术丰富公益科普形式

公益领域内,技术在推动相关科普发展上也助力良多,考虑到认知是推动公益慈善人人可及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技术的作用更不言而喻。

报告显示,2024年,社会公众对于公益慈善事业仍然存在认知不足。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公益行为是财富贡献(捐款捐物)、时间贡献(志愿者服务)。按照现代慈善理念来看,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方式可以归纳为“5个T”:贡献时间(Time)、财富(Treasure)、才能(Talent)、关系(Ties)或见证(Testimony),后三者都是个体可以参与的公益慈善方式,但目前占据此类认知的比例较前两者而言,仍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拓宽公众认知边界,普及公益行动的参与方式可以多元多样。

果壳市场总负责人、AIGC创意产业联盟负责人蒋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在平台已经完善的背景下,技术可以在公益内容科普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提到今年果壳与自然之友共同设计的AIGC互动测试游戏“灾变纪元:升温3℃的生存法则”就是一次成功实践。游戏关联青年人喜爱的文化元素,创意设计了6个灾变区域、36个未来气候变化下可能出现的新职业,以及60种新装备,让公众在测试解锁中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

“借助技术,用更具象化的方式去呈现多样公益内容,能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解,并将认知转化为行动参与力。”蒋江说道。

据报告数据显示,公众对艺术文化、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认知和参与较低,因此,借助技术让更多内容走出公益小圈子,对公众认识到“我可以为公益可以做些什么”大有裨益,也更有助于形成人人参与的慈善文化氛围。

技术公益推动共同体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昊曾在公开文章中表述,公益慈善已进入生态化阶段,但相应的文化理念尚未完全达成共识。考虑到技术正不断拓宽公益慈善事业实践边界,丰富其内在价值表达体系,公益文化的发展或大有可期。

“一场小小的公益活动,也可能连接了彼此,打破了阶层与人群之间的分化与隔阂的边界,促进了共同体的发展……公益表面上看起来它只是做好事,帮助别人,但事实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是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我们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让人们在精神上联系起来的一个东西。”唐昊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时至今日,该观点依然不无道理且具备持续的影响力:当公益成为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共同体的重要渠道之一时,或许已经超出传统公益的理念与范畴。

此前,不同行业领域的知名企业联合发起的“职场人时间捐赠计划”,鼓励职场人在社交平台上捐赠1小时与应届毕业生展开交流。活动获益的不仅是应届毕业生,职场人也能够在生态交流圈中获得情感价值与归属感,这些是“加速”社会中更为珍贵的东西。

由此,公益实际上是给践行者提供一种“心流”体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价值共识:无数的“附近”组成了远方。

在今年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部分,提出要“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无疑,慈善事业将在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期待,“技术+公益”可以不断促进共同体的发展,让所有关于未来的想象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