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孩子在特教学校接受职业培训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残疾人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兜底+普惠+特惠的社会保障层次,关爱服务体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10月底,第十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主题深入开展研讨。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胡向阳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为残疾人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同时指出,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仍需进一步加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残疾人事业也要现代化,14亿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残疾人不能掉队。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创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顶层设计思路,具体制度安排、服务优化升级等方面展现新作为,迈出新的步伐。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强化残疾人公共服务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具体呈现,是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组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710万农村残疾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强化残疾人公共服务,广大残疾人生活全面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
2016年1月1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下称“两项补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作为国家层面创建的第一个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两项补贴”与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实现了有效衔接,填补了我国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的空白。
与此同时,我国还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普惠性制度安排,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发展目标和“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等重大举措,特别是首次提到了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在注重改革引领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非常鲜明地突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改革初衷和发展目的,必将有力促进包括残疾人事业在内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正在进行听力测试的聋儿
以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为例,近年来,多样态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正在加快发展。康复机构日托班能够改善抢救性康复期间的照护压力,助教陪读制度有助于改善随班就读期间的照护困难,夏令营和托管班有助于改善残疾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无障碍改造能让居家生活更便捷,社区居住模式实现了最大程度自主生活,双养服务有助于改善“老养残”家庭照护难题……这些富有成效的托养照护服务需求分布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场域,有赖于不同阶段不同场域的照护服务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为新时代我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改革攻坚,给包括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在内的全体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已经从覆盖一部分人群向着人群全覆盖转变,从临时性救助向着制度化保障转变,从个别化帮扶向着常态化服务转变。
创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顶层设计思路
新阶段、新征程上残疾人对于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有着更好的新期待,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仍有不少需要直面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胡向阳指出,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存在一些方面的短板、弱项,残疾人康复、托养照护、辅助器具、无障碍的服务供给仍有不足,可及性、平衡性、质效仍待提高。从内容和性质上,残疾人保障和服务总体上仍偏重救助、救济功能,在支撑解决残疾人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发展机会不够和社会融合不易等难题上还不够有力。就此,胡向阳给出了多点建议。
要更加注重兜底保障。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最重要最基础的是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要坚持弱有所扶,落实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残疾人康复、生活照料、无障碍等特殊服务需求,推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聋人夫妻俩在同一家企业实现就业
要更加注重服务质效。残疾人服务是残疾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的基础,当前残疾人服务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已经从有没有逐步转向好不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权益维护等各项服务都面临着提质增效的迫切要求,急需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标准研究、科技应用和服务创新,加快提高专业化、职业化等水平,逐步实现从重数量向更加重品质、重效能的方向转变。
要更加注重能力建设。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不仅要为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建立关爱帮扶机制,更重要的是要为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等工作力度,更好地为广大残疾人赋能,帮助残疾人全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更加全面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尽展聪明才智,贡献自身力量。
要更加注重系统整合。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融于大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要加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加强公共服务资源与市场、社会资源的整合,积极推动助残服务与养老、托育等服务在政策上衔接、资源上链接和服务上对接,促进“一老一小”和“一特”服务协调并进,在这方面最近还是有不少新的政策动态和工作安排。前不久,发改委出台了《融合性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办法》,中国残联也积极反映,要把残疾人的服务也要放进去,这个文件也吸纳了中国残联的意见。大家知道长期护理保险在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和残疾人的托养照护,包括康复辅具都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方面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首先是第一位的。另外,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上,要按照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的要求,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与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发展中来。
要更加注重科技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科技是改变残疾人命运,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要积极把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大机遇,更好地推进助残科技研发应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提升残疾人服务和助残产品的供给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今年以来,中国残联积极推动完善科技助残领域的顶层设计和各项行动,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正积极开展合作,我们热情呼吁、真诚欢迎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同志们积极参与到科技助残行动中来,共同用现代科技助力残疾人实现人生梦想。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是涉及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中国残联将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作为残疾人事业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抓手,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和福利促进机制,着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让广大残疾人在新时代大踏步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